(二)光合产物的积累与分配 1、大豆的光合作用 (1)光合速率。大豆作为典型的C3作物,光合速率比较低。不同品种之间,在光合速率上有较大的区别。光合速率(C02)最低者为11 mg/(d㎡·h),最高者为40 mg/(d㎡·h),平均为24.4mg/(d㎡·h)。光合速率(C02)其变异幅度在25.5~38.18 mg/((d㎡·h)。在饱和光强、适宜温度条件下,高光效大豆品种和高产品种的光合速率存在明显差异。高光效品种的光合速率大手高产品种。研究结果证明,大豆的光合速率高峰出现在结荚鼓粒期。就一个单叶而言,从小叶展平后,随着叶面积扩大,光合速率增大,叶面积达到最大以后一周内,同化能力达到最大值,以后又逐渐下降。在1 d之中,早晨和傍晚光合速率低,中午最高,并持续几个小时。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者都指出,在作物叶片的光合速率和作物产量之间不存在稳定的和恒定的相关性。 (2)光呼吸。大豆的光呼吸速率比较高。由光合作用固定下来的二氧化碳有25%~50%又被光呼吸作用所消耗。大豆光呼吸速率(CO2)在4.57~7.03 mg/(d㎡·h)之间,即占饱和光下净光合速率的1/3左右。 2、大豆的吸收作用 (1)水分吸收。大豆靠根尖附近的根毛和根的幼嫩部分吸收水分。大豆根主要是从30 cm以内的土层中吸收水分的。在根系强大时,也能从30~50 cm土层中吸收水分。大豆的根压大为0.05~0.25 MPa,由于有根压,大豆根能够主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为保障叶片的正常生理活动,其水势应维持在~1 MPa以上。当水势大于~O.4 MPa时,叶片生长速度快;小于~0.4 MPa时,叶片生长速度很快下降,当水势在~1.2 MPa左右时,叶片生长接近于零。据王琳等(1991)测定表明,一株大豆的总耗水量为35090 ml。单株大豆耗水量的差异与供试品种的生长量大小有关。王琳等(1991)的测定还表明,春播大豆各生育时期的单株平均日耗水量分别为:分枝末期之前66 ml,初花期317 ml,花荚期600 ml,荚粒期678 ml,鼓粒期450 ml,成熟期175 ml。由此可见,结荚至鼓粒期间是春播大豆耗水的关键时期。在山东省的气候条件下,夏大豆各生育阶段的适宜供水量分别为:苗期3406.5 mm,花期1767mm,鼓粒l732.5mm,成熟364.5mm(李永孝等,1986)。 (2)养分吸收。大豆植株生育早期阶段养分浓度较高。这是由于养分吸收速率比干物质积累速率快的缘故。后来,随着干物质积累速率加快,养分浓度普遍下降。董钻和谢甫绨(1996)以春大豆辽豆10号为试材,自出苗后21 d起,每隔14 d取样一次,测定了植株各个器官养分的百分含量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大豆自幼苗至成熟期间,叶片、叶柄、茎秆和荚皮中的全氮、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百分含量基本呈递降趋势。子粒中氮的百分含量则是渐升趋势,成熟之前2周达到最高值,成熟时则有所下降。子粒中的五氧化二磷百分含量变化幅度不大,氧化钾百分含量略呈下降趋势。 大豆植株对氮、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吸收积累的动态符合Logistic曲线,即前期慢,中期快,后期又慢。大豆植株吸收各种养分最快的时间不同。氮在出苗后第9~10周,五氧化二磷在第10周前后,而氧化钾则偏早,在8~9周。不同品种吸收养分最快的时间并不一样。从养分吸收的最大速率上看,不同品种也不相同,这与品种的株型、各器官的比例以及土壤肥力、施肥状况有很大关系。 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