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黄瓜黑星病 (1)发病条件  黄瓜黑星病为真菌性病害,属于检疫对象。病菌在土壤或病残体上越冬,而且种子带菌,病菌可通过带菌的种子传染植株,或通过植株表皮、气孔或伤口侵入,借助引种播种或田间管理进行传播。当气温在15℃~25℃、空气相对湿度大于90%时,易流行黑星病。 (2)主要症状  黄瓜黑星病可危害叶片、茎和果实,幼苗染病,真叶较子叶敏感,子叶上产生黄白色近圆形斑,发展后引致全叶干枯。病叶有圆形污染斑,后期形成边缘有黄晕的星星状孔洞。病茎有水浸状暗绿椭圆形病斑,后期凹陷龟裂,潮湿时生黑霉层。而且在卷须与生长点(龙头)出现腐烂。病果有暗绿色凹陷疮痂斑,有时流有褐黄色胶状物。 (3)防治措施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如中农9号、12号、中农201、202,春光2号,青杂1号、2号,津春1号,中农13号、11号、7号,白头霜,吉杂2号等,二是选留无病种子。做到从无病棚、无病株上留种。采用冰冻滤纸法检验种子是否带菌。三是温汤或药剂浸种。用55℃~60℃温水浸种15分钟,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0分钟后冲净再催芽,或用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均可取得良好的杀菌效果。四是覆盖地膜,采用滴灌等节水技术,轮作倒茬,重病棚(田)应与非瓜类作物进行轮作。五是熏蒸消毒。温室、塑料棚定植前10天,每55 m2用硫磺粉0.13kg,锯末0.25kg混合后分放数处。点燃后密闭大棚,熏1夜。六是加强栽培管理。尤其定植后至结瓜期控制浇水十分重要。保护地栽培尤其要注意温湿度管理,采用通风排湿、控制灌水等措施降低棚内湿度,减少叶面结露,抑制病菌萌发和侵入。七是喷雾防治。棚室与露地发病初期喷洒40%氟哇唑乳油4000倍液。或62.25%锰锌·腈菌唑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亩喷药液60~65L,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八是加强检疫,严防此病传播蔓延。使用多菌灵的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编辑:李敏

[原创]无公害绿色黄瓜生产技术(十四)

图文简介

黑星病是黄瓜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为害广泛,难以铲除,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质量,减产可达50%以上,直至绝产。目前黑星病已成为保护地和露地黄瓜的重要病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