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瘠薄培肥型 (一)特点 瘠薄培肥型是指受气候、地形等难以改变的大环境及土壤养分含量低、结构不良的影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产量低而不稳。主要分布丘陵区及洪积扇上部。 (二)形成因素 主导障碍因素土壤瘠薄,土壤养分特别是有效养分含量低,有机质平均低于10g/kg,有效磷平均5g/㎏,有效锌0.48g/kg,土壤结构不良,蓄水保肥能力较差。瘠薄培肥型土壤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人少地多,耕作粗放,特别是离村较远的地块,投入少、产出也少,靠天吃饭,年降雨量左右着耕地的产量,有机肥、化肥用量少或不施肥,甚至撂荒经营,“不种千亩地,难打万斤粮”是对瘠薄培肥型中低产田的形象描写。由于以上原因带来土壤有机质低(一般在8~10g/kg以下)、保蓄水肥能力差、土壤干旱、水土流失等。 (三)改造技术 1、广辟肥源,增加有机肥和化肥的投入 “土壤有机质衰竭将导致土壤结构破坏,进而导致降雨时水分的入渗和储量减少,进一步是植被的破坏,风蚀、水蚀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最终导致产量下降”。瘠薄培肥型耕地的形成就是如此,所以其改良就必须从提高土壤有机质入手。首先,广泛开辟肥源、堆沤肥、秸秆肥、牲畜粪肥、土杂肥等一齐上、增加有机物质的投入,有机质是土壤肥料的基础,有机质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阳离子代换能力和土壤保蓄水肥的能力;其次,实行粮草轮作、粮(绿)肥轮作,实施绿肥压青、种养结合;第三,增加化肥投入,合理使用化肥、增加作物产量。 2、建设基本农田,实行集约经营 对于人少地多的边远山地丘陵区,耕作粗放,广种薄收,土壤极度贫瘠的乡村,在退耕还林还牧和粮草轮作的基础上,选择土地相对平整、土层较厚、质地适中、土体结构型良好的耕地作为基本农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集约经营,集中较多的有机肥、化肥,进行重点培肥,用3~5年的时间,使其成为中产田,成为农民的口粮田、饲料田,其他瘠薄型耕地可作为牧草地,发展为牧草基地,逐渐走农牧业相结合的道路,形成草、牧、肥、粮的良性循环道路。 3、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是综合自然条件、栽培种植措施和水土保持等发展起来的一套适应性耕作技术体系。保护性耕作的主要内容是依靠作物残茬覆盖地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田间作业,通过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措施保证免耕播种质量,达到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风蚀、地表水蒸发,减少劳动力、机械设备和能源投入,实现高产、高效、优质、低耗、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保护性耕作具有改善土壤结构,节时省力,减少水土流失和提高作物产量等效果。大力推广少耕、免耕、深松、轮翻耙茬播种、旋耕播种、深松耙茬播种、覆盖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充分利用天然降水、提高作物产量。 4、调整种植结构与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充分利用该类土壤无工业污染,土地资源广阔的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扩大种植耐瘠薄耐干旱作物,加速小杂粮名优特色基地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推动杂粮产业的发展。 编辑:李敏

[原创]大同市中低产田类型及改良措施(六)

图文简介

瘠薄培肥型是指受气候、地形等难以改变的大环境及土壤养分含量低、结构不良的影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产量低而不稳。主要分布丘陵区及洪积扇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