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为害】 我国南北桃产区均有分布,是影响桃树苗木生产的重要病害。 【症状】 跟节线虫病以在寄主檀物根部形成根瘤为特征。根瘤开始较小,白色至黄白色,以后继续扩大,呈结节状或鸡爪状,黄褐色、表面粗糙,易腐败。发病植株的根较健康植株的根短,侧根和须根少,发育差。染病较轻的地上部分一般症状不明显,较重的叶片黄瘦,树叶缺乏生机,似缺肥状,长势极差。 【病原】 南方根节线虫,雌、雄异形,幼虫不分节,蠕虫状。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5~30℃,最低5℃,最高40℃。 【发生规律】 以卵或2龄幼虫于寄主根部或土壤中越冬。次年2龄幼虫由寄主根端的伸长区侵入根内于生长锥内定居不动,并不断分泌刺激物,使细胞壁溶解,相邻细胞内含物合并,细胞核连续分裂,形成巨形细胞,形成典型根瘤。虫体也随着开始膨大,经第4次脱皮后发育成为雌性成虫,并产卵继续繁衍。地势高而干燥、结构疏松、含盐量地而呈中性反应的沙质土壤易发病,土壤温度高发病重。连作地发病重,连作期限逾长为害逾严重。 【防治方法】 忌重茬,实行轮作,与禾本科作物连茬一般发病轻。有条件的地方,还可采用淤灌或水旱轮作防病。鸡粪、棉籽饼等对线虫发生有较强抑制作用,碳铵、硫铵及未腐熟好的树叶、草肥则对线虫发生有促进作用,应少用或充分腐熟后施用。 编辑:李敏

[原创]桃根节线虫病

图文简介

桃根节线虫病在我国南北桃产区均有分布,是影响桃树苗木生产的重要病害。跟节线虫病以在寄主檀物根部形成根瘤为特征。根瘤开始较小,白色至黄白色,以后继续扩大,呈结节状或鸡爪状,黄褐色、表面粗糙,易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