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危害】 苹果炭疽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以黄淮及华北地区较为严重。在20世纪60~70年代,主栽的品种国光的发病率常达20%~40%,是重要的果实病害。80年代以后,因为较抗病品种新红星系和富士系陆续大量投产,该病的发病率有所下降。 【症状】 主要危害果实,也危害枝条。果实发病,初期果面出现淡褐色圆形小斑,逐渐扩大,软腐下陷,腐烂果肉剖面呈圆锥状向果心扩展。病斑表面逐渐出现小黑点,隆起,排列成轮纹状,潮湿时突破表皮涌出粉红色黏稠液滴。最后全果腐烂,多数脱落,也有失水干缩成黑色僵果留于树上。果实采收后,在包装、运输和贮藏过程中,如温湿度条件适宜,带菌果实陆续侵染发病,造成果实大量腐烂。枝干受害,多发生于老弱枝、病害枝和枯死枝。最初在表面形成深褐色,不规则形病斑,逐渐扩大,随后病部腐烂龟裂,木质部外露,病斑表面也产生黑色小粒点。严重时病部以上枝条全部枯死。 【病原】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称胶孢炭疽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世代为Glomerella cingulata 称小丛壳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盘埋生于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涌出分生孢子。菌丝的发育温度为12~40℃,最适温度为28℃,菌丝形成分生孢子的最适温度为22℃,分生孢子在28℃条件下,经6小时可发芽,9小时发芽率达95%以上。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盘在病果、僵果、果台、枝条等处越冬。第二年春天,越冬病菌形成分生孢子为初侵染病源,主要通过雨水飞溅传播,分生孢子萌发后产生芽管直接直接穿过表皮或通过皮孔、伤口侵入果实。苹果坐果后便可受侵染,在北方5月底、6月初进入侵染盛期,南方生育早,4月底、5月初进入侵染盛期。幼果自7月开始发病,每次雨后又一次发病高峰,烂果脱落。果实生长后期也是发病盛期。果皮松、斑点大而深,果实迅速膨大期正遇高温多雨的中晚熟品种发病较重,早熟品种表现避病。苹果中没有高抗品种。树势弱的发病早而重,树势强的发病轻。病害7~8月份果实开始成熟时,特别是雨后高温即发生流行。温度28~29℃,相对湿度80%以上为进入发病高峰的温湿度指标。排水不良的黏土、洼地,树冠郁闭,容易产生高湿的环境,日灼与虫伤容易造成伤口,这些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以刺槐林做防风林的苹果园,炭疽病发病重且早。 【防治方法】 深翻改土,及时排水,增施有机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及时中耕除草,降低园内湿度,精细修剪,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结合冬季修剪,彻底剪除树上的枯死枝、病虫枝、干枯果台和小僵果等。生长期发现病果或当年小僵果、应及时摘除。 在果树发芽前喷洒三氯萘醌50倍液、5%~10%重柴油乳剂、65%五氯酚钠可溶性粉剂150倍液或二硫基邻甲酚钠200倍液,可有效铲除树体上宿存的病菌。 生长期一般从谢花后10天的幼果期(5月中旬)开始喷药,在果实生长初期喷施高脂膜乳剂200倍液,病菌开始侵染时,喷施第一次药剂。以后根据药剂残效期,每隔15~20天,连续喷施5~6次。并注意交替选择药剂。 1.在病害开始侵入发病前,重点是喷施保护剂,可以施用下列药剂: 1:2:200~240倍式波尔多液; 30%碱式硫酸铜胶悬剂300~500倍液; 53.8%氢氧化铜干悬剂800倍液; 80%福美双水分散粒剂900~1200倍液; 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80%福美锌水分散粒剂400~600倍液; 2.在病害初发期,应注意合理施用保护剂和治疗剂复配,可以施用以下药剂: 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液;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12.5%腈菌唑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 40%三唑酮·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000~2000倍液; 80%三乙膦酸铝·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50%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 55%氟硅唑·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250倍液; 50%福美双·甲基硫菌灵·硫磺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 5%菌毒清水剂400-500倍液+20%多·戊唑(多菌灵·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3.在病害发生普遍期,应适当加大治疗剂的药量,可以施用: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液; 25%溴菌腈乳油300~500倍液; 12.5腈菌唑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 50%多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在防治中应注意多种药剂交替使用,发病前注意与保护剂混用。 编辑:李敏

[原创]苹果炭疽病

图文简介

苹果炭疽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以黄淮及华北地区较为严重。在20世纪60~70年代,主栽的品种国光的发病率常达20%~40%,是重要的果实病害。80年代以后,因为较抗病品种新红星系和富士系陆续大量投产,该病的发病率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