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病是水产养殖动物的常见病害之一,也是养殖户的心头大患。为此,中科院水生所、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寄生虫病防控岗位专家王桂堂研究员就寄生虫病防控策略及研究进展作了介绍,希望能为养殖者、渔药生产厂家就寄生虫病的防控和新药开发带来启发。 问:目前在水产养殖中寄生虫病主要有哪些种类? 答:在淡水鱼类养殖中,主要的寄生虫病病原有20多个种(类),如武汉单极虫、吉陶单极虫、洪湖碘泡虫、吴李碘泡虫、小瓜虫、车轮虫、斜管虫、杯体虫、累枝虫、指环虫、三代虫、锚首虫、头槽绦虫、复口吸虫、扁弯口吸虫、嗜子宫线虫、中华鳋、锚头鳋等。其中危害较严重的寄生虫病有4大类,黏孢子虫病(包括武汉单极虫病、吉陶单极虫病、洪湖碘泡虫病、吴李碘泡虫病等);纤毛虫病(包括小瓜虫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等);单殖吸虫病(包括指环虫病、三代虫病和锚首虫病等);甲壳动物寄生虫病(中华鳋病、锚头鳋病、鯴病等)。这些寄生虫病原大多寄生于鱼体鳃部和体表,刺激鱼体分泌大量黏液,影响鱼的呼吸功能和游泳行为,导致死亡,或者引起细菌、病毒的继发性感染。 问:寄生虫病发病有没有地域性?哪些养殖阶段易发病? 答:有些寄生虫病发病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品种好发性(专业上叫宿主特异性)。上述几种黏孢子虫病主要寄生于鲫和鲤,特别是在高密度、单品种养殖模式的鲫和鲤发病率较高,危害严重。如,江苏省的鲫养殖和北方地区的鲤养殖大多是单品种模式,因而在这些地方发病率高,危害严重。黏孢子虫病危害整个养殖周期,但造成大量死亡的多在苗种阶段。 纤毛虫几乎感染所有养殖品种,也没有明显的地域性。纤毛虫病对苗种危害较大。 单殖吸虫虽然有较强的宿主特异性,即一种单殖吸虫几乎只感染一种鱼类或一个分类地位相近的鱼类类群,但几乎每种养殖鱼类都感染单殖吸虫,因此就整个单殖吸虫而言,也就没有地域性了。一般认为单殖吸虫的感染高峰在春末夏初,其实在温度较低的冬末就已经开始传播并达到较高的感染强度,所以要早期预防。该病对苗种和成鱼都有较大危害。 甲壳动物寄生虫病主要危害草鱼、鲢、鳙、鲤和鲫,呈全国性分布。该病虽然全年都有发生,但在春夏季危害更大。 问:寄生虫病主要的发病原因?有哪些预防措施? 答:与其他病原性疾病一样,寄生虫病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病原、环境条件和鱼类健康状况,寄生虫病的发生是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首先,要控制鱼体和养殖水体中的寄生虫病原。经过常年养殖,池塘底泥中沉积了大量的各种寄生虫虫卵、幼虫及中间宿主,因此,在投放苗种之前,清塘是必须的。通过高浓度的生石灰等药物清塘,几乎可以杀死所有的虫体和大部分虫卵,因而可以从源头控制寄生虫病原。养殖用水进入池塘前要进行消毒,杜绝寄生虫幼虫通过养殖用水进入池塘;另外,进、排水系统独立,避免交叉感染也是控制寄生虫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养殖鱼种进入池塘前,要进行鱼体消毒,避免一些体表和鳃部的寄生虫带入池塘。在养殖期间,对养殖鱼类要定期抽样镜检,当一些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种类达到一定数量后,要早期预防。 环境条件是引发寄生虫病传播和发病的诱因。大部分寄生虫病是随着水质恶化而产生危害的。养鱼先养水,也说明控制养殖水质的重要性。在鱼类养殖过程中,即使寄生虫病原控制措施很严格,但每条鱼上仍然会有寄生虫感染,因此只有同时控制好养殖水质和鱼体健康,寄生虫才不会大量繁殖和传播,也就不会对鱼体产生很大的危害。通过以下措施可以控制好养殖水质:根据养殖鱼类的数量和天气合理投喂饲料,避免过多投喂,败坏水质;合理混养,通过科学搭配各种食性的鱼类品种和投放比例,充分利用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在池塘中铺设一定比例的生物浮床,种植水生蔬菜,可以较好地吸收水体中过多的营养物,保持水体清澈;水体中长期的低溶氧及高浓度的氨氮和亚硝酸盐,不仅有利于一些寄生虫的繁殖和传播,而且会降低鱼体的免疫力,因此,在养殖季节定期泼洒微生态制剂,特别是一些益生菌,促进氨氮和亚硝酸盐的转化和吸收。 健康的鱼类体质也是抵抗寄生虫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养殖密度是一种重要的胁迫因子,过高的养殖密度会降低鱼体的免疫能力,大大增加感染寄生虫的可能性,因此,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是保证鱼体健康的关键。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多糖类的免疫增强剂,可提高鱼体的免疫能力。发霉变质的饲料会影响肝脏的解毒功能,降低鱼体抵挡病原的能力,所以要保证饲料的质量。 问:鱼塘的鱼发病后,先杀虫后杀菌的治疗步骤正确吗? 答:先杀虫再杀菌这样的治疗步骤是一种程序化的思路,因为对于病原性疾病,不是寄生虫病,就是细菌病和病毒病,而目前对病毒病还没有比较好的药物和方法,因而才有先杀虫后杀菌这样的治疗思路。这种治疗思路正是盲目用药的根源,导致当下寄生虫普遍产生了抗药性,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对于一般的养殖人员,有这样的病害防治思路情有可原,但是对于专业人员则不可取。我们知道引起鱼发病的因素很多,而且有些根本不是病原性的,比如营养引发的“肝胆综合征”,缺氧引发的“浮头”等等,这种情况用药会适得其反。病原引起的疾病也有不同的情况,比如不同种类的寄生虫病使用的药物和给药方案都不同,如果仅仅是细菌性疾病,用杀虫剂可能加重病情,如果是病毒病,则杀虫剂和抗生素都不管用。所以鱼塘发病,应该先弄清发病的原因,查清病原,再对症下药,制定合理、有效的给药方案,只有这样才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哪些寄生虫病比较难治疗?目前寄生虫病防控研究取得了哪些进展? 答:小瓜虫病、黏孢子虫病和单殖吸虫病都是比较难治疗的。之所以难治,首先是针对这3类寄生虫病尚没有公认特效的防治药物;其次,寄生虫的习性也比较特殊,降低了药物的使用效果。例如:小瓜虫受到药物刺激,会形成包囊沉入水底,进行快速分裂繁殖;黏孢子虫的孢子有坚硬的外壳,而且在鱼体形成包囊后,药物很难进入;单殖吸虫中的指环虫受到药物刺激后,也会从鱼体脱落,并进行应急性产卵,等水体中药物消失后,又会孵出幼虫;另外,由于仅有的几种杀虫剂的长期使用,有时甚至是滥用,造成了寄生虫较强的抗药性,使药物原有的杀虫作用也在减弱。 针对黏孢子虫和指环虫,目前开展了一些流行病学研究和药物筛选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在指环虫病的防控上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首先是在指环虫的流行病学方面,野外调查发现大多数指环虫在1月份开始传播,在水温较低的2月、3月就能达到感染高峰,室内的低温实验也证实秋季产卵经过短暂的发育后,在冬天可以正常孵化。该研究结果说明指环虫病的防治应提前到1月份~2月份;比较分析了湖泊和池塘中鲫鳃部指环虫群落的差异,探讨了指环虫病发生的生态机制。单殖吸虫的生活史研究显示,指环虫遇到药物刺激,能进行应急性产卵;在20℃下,虫卵第3天~第4天孵化,24小时内具感染力,约第8天发育为成虫。因此,指环虫病的防治需要连续两次用药,间隔5天~7天为宜。另外,利用自己建立的单殖吸虫人工感染系统,还进行了药物筛选和药物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辛硫磷和吡喹酮对抑制指环虫虫卵的孵化效果比较好,而敌百虫和狼毒大戟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成虫的杀灭效果较好。消毒剂福尔马林、二氧化氯和三氯异氰脲酸及中草药博落回对三代虫有较好的驱虫效果。 问:今后寄生虫病研究的热点有哪些? 答:寄生虫复杂的生活史使得体外培养困难,从而决定了药物筛选的困难;而寄生虫的免疫逃避机制也决定了研究疫苗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因此,生态防控是解决寄生虫病的可行途径,研究寄生虫病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找到影响寄生虫传播和控制寄生虫病发生的关键环境因子成为生态防控的关键。另外,寄生虫的抗药性已成为目前寄生虫病防治的普遍性问题,研究寄生虫对有限的杀虫药物的抗药机理,避免和降低寄生虫的抗药性,也是当务之急。因此,寄生虫病的生态防控和抗药性问题是当前及以后相当长时间内的研究热点。 编辑:李敏

寄生虫病的防控及新药开发

图文简介

寄生虫病是水产养殖动物的常见病害之一,也是养殖户的心头大患。为此,中科院水生所、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寄生虫病防控岗位专家王桂堂研究员就寄生虫病防控策略及研究进展作了介绍,希望能为养殖者、渔药生产厂家就寄生虫病的防控和新药开发带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