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海参育保苗过程中出现的白色丝状菌,俗称“白毛”,属于一种真菌,其在池壁或附着基上生长后能分泌毒素,能够对海参苗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引起参苗萎缩不伸展、状态差不摄食,甚至化皮,在海参大棚养殖阶段都会出现,危害较大,并且看似简单的病症但短时间比较难治愈。 “红圈”,是一些大量生长的细菌以及其代谢产物聚集并黏附在硬质的附着基或者池壁上,由于密度大而形成肉眼可见的颜色,不同的菌聚集所产生的颜色不同,较常见的是“红圈”、“黄圈”。“红圈”特指红细菌,圈内的菌及代谢产物对海参有毒性,使得海参出现萎缩、排脏等现象,危害比较大。 主要原因 1)外来水源水质比较差,本身含有这种菌的孢子或含有红细菌过多,在用水时没有过滤除去,为该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 2)育保苗过程中不断的投饵又长期不倒池不换板,使得池底和附着基上残饵粪便等有机质较多,加之池中有益微生物少,分解有害菌不及时,使得有害菌群滋生并大量繁殖。 3)长期投喂劣质的海泥、饵料,营养不均衡,或乱用药物,最终破坏整个池中的水化学环境,短期内导致有害菌迅速繁殖聚集,引起“白毛”或“红圈”。 防治措施 “白毛”比较常见但短期内比较难治愈,必须以预防为主;引起“红圈”的红细菌相对较容易处理,实际上在养殖管理过程中稍加注意就可避免。 1)如果有条件,要对外来水源进行过滤,严重时对水质进行一定的消毒、解毒处理,从源头控制真菌、细菌的引入。 2)根据自身养殖情况,定期泼洒微生态等有益微生物制剂,培养水体中的有益菌群,破坏有害菌类的生长环境,从而起到抑制有害菌群大量繁殖的作用。 3)投喂质量好,营养平衡的海参饵料,而且要控制好投喂量,避免过多投喂,尤其出现问题的时候更应该减少投喂量。 4)选用优质的新鲜海泥,观察每一批海泥的新鲜程度,这个问题在平时养殖过程中经常被忽视,在养殖池发生问题的情况下,应该对海泥也采取消毒、杀菌的措施。 5)加强管理,根据养殖密度、水温、参苗大小等适时倒池换板,确保附着基和池壁的清洁,尤其是“红细菌”。 6)在出现问题的初期,可以泼洒微生态制剂和解毒类产品等,一方面调理池中水环境,一方面抑制有害菌生长;严重时,可以适当应用药物治疗,治疗的原理就是杀菌、消毒,关于使用何种药物请咨询相关专家。 编辑:李敏

海参育保苗会遇到“白毛”和“红圈”

图文简介

“白毛”,海参育保苗过程中出现的白色丝状菌,俗称“白毛”,属于一种真菌,危害较大,并且看似简单的病症但短时间比较难治愈。红圈”特指红细菌,圈内的菌及代谢产物对海参有毒性,使得海参出现萎缩、排脏等现象,危害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