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要做强农业,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高产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近日,农科110专家、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中东围绕“镰刀湾”地区的玉米产业结构调整为大家讲解了如何通过调整结构、转变方式来实现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问:张老师您好,当前我国粮食生产供求失衡,既有总量问题,也有品种结构问题,请您简要分析一下我国粮食生产现状。 张: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是常态,从总量看,现在每年缺口在1500亿斤左右,主要是大豆,约1200多亿斤,除了粮食外,棉花、糖料,缺口也在逐年增加。从品种结构看,缺口最多的是大豆,自给率只有20%,进口量还在增加。小麦总量还可以,但优质强筋小麦还不够。大米、玉米主要是国内外价差,刺激了进口量增加。这三大作物的自给率都保持在95%以上。随着人口增加、二孩政策放开、城镇化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需求量将呈刚性增长趋势。 我国国情、农情的显著特点是粮食需求量“超大”,人均资源占有量“超小”。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受损,农业发展面临生态环境束缚和资源制约两道“紧箍咒”,使得拼资源、拼投入品、拼生态环境的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必须走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问:农业部对“镰刀湾”地区进行了玉米产业结构调整,很多朋友还不太明白“镰刀湾”玉米产区指什么,请您介绍一下。 张:好的。为了明确玉米调整的划区重点,农业部决定对玉米增速率快的非优势玉米种植区进行结构调整,地图板块形成了类似镰刀弯状的分布。涉及五个分区十三个省(区)分别是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广西、贵州、云南13个省(区)。它们属于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和畜牧业发展优势区,生态环境脆弱,主要特点是: (1)基础设施薄弱。中低产田的比重超过2/3,玉米单产不稳定,年际间波动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所占比重不足30%,每年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2亿亩,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是典型的靠天吃饭的农业区。 (2)生态环境脆弱。玉米扩张与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匮乏、有效积温不足、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石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3)市场竞争力弱。玉米生产成本高,加之地处边远区域,外运成本也高,处于竞争劣势。 (4)产业融合度低。随着劳动力价格上升,“镰刀弯”地区农户越来越倾向选择玉米种植,玉米一粮独大,种植结构呈现单一化演变。 种养业配套衔接不够,一二三产融合不紧,加工水平和转化增值率不高,产业链条短,亟需加快玉米产业转型升级。 问:那么“镰刀湾”地区进行玉米结构调节有哪些条件呢? 张:一是调整有空间。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粮食生产能力迈上新的台阶,特别是玉米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保数量的压力有所缓解,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腾出了空间。 二是发展有需要。农产品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膳食结构多元化,营养健康、生态安全农产品市场广阔,特别是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优质专用饲料需求旺盛,可实现粮食等农作物的就地转化和过腹转化。 三是种植有基础。“镰刀弯”地区属于多元种植区,适宜多种作物生长,而且有多种作物轮作的传统和习惯。特别是“粮改饲”和粮豆轮作试点取得初步成效,为大面积推广积累了经验。 四是调减有意愿。政策扶持信号减弱,市场价格下行信号增强,农民有意调减玉米,发展高效种养。收储仓容紧张,露天存放多,安全隐患大,主产区支柱企业的粮食精深加工开工不足,地方政府责任大,有利于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问:“镰刀湾”玉米产区调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生态恢复为愿景,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有哪些实施原则要遵循呢? 张:实施原则主要有:(1)坚持因地制宜,做到有压有保。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市场条件、产业基础等因素,保护优势产区,调减非优势区种植。 (2)坚持市场导向,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安排作物品种结构。尊重农民意愿和经营自主权,充分调动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性。 (3)坚持多业并举,推进产业融合。根据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和生产优先序,以销定产、以养定种,打造全产业链。发展青贮玉米、鲜食玉米,统筹兼顾其他生态适宜性作物和优质饲草,科学推进种养结合、生产与加工结合。 (4)坚持创新驱动,促进提质增效。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增强产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5)坚持着眼全球,确保产业安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建立产业预警机制。 问:结构调整主要调整哪些方面呢? 张:结构调整整体上要构建时空结合的布局结构、用养结合的种植结构、农牧结合的种养结构、产销结合的产业结构。 (1)适应性调整。改种耐旱、生育期短的作物。 (2)种养结合型调整。以养定种,采取“粮仓”+“肉库”+“奶罐”方式。 (3)生态保护型调整。改种生态保护、生态涵养功能植物。 (4)种地养地结合型调整。粮豆、粮草等轮作,豆科固氮养地。 (5)有保有压调整。稳定核心区、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特别是调减黑龙江第五积温带及部分第四积温带的玉米。 (6)围绕市场调整。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订单种养、产加销融合。 问:“镰刀湾”地区调整玉米结构的具体方向和目标分别是什么? 张:具体方向是:(1)调优春玉米、稳定夏玉米。巩固提升玉米优势产区,适度调减非优势产区,重点是调减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春玉米,示范推广机械粒收、收后干燥和残膜回收技术,促进增产增收和环境友好。稳定黄淮海地区夏玉米面积,大力推广适合籽粒机收品种,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到2020年,玉米面积稳定在5亿亩左右,因地制宜调减“镰刀弯”地区玉米面积5000多万亩。(2)扩大青贮玉米、适当发展鲜食玉米。根据农牧结合、以养定种的要求,因地制宜发展青贮玉米,提供优质饲料来源,就地过腹转化增值。适应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扩大鲜食玉米种植,为居民提供营养健康的膳食纤维和果蔬。青贮玉米面积达到2500万亩、增加1500万亩,鲜食玉米面积达到1500万亩、增加500万亩。 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1亿亩左右,比规划初期减少6000万亩左右(折玉米产量500亿斤)。重点发展:(1)青贮玉米和鲜食玉米1500万亩。(2)恢复大豆轮作1500万亩。(3)苜蓿等饲草1000万亩。(4)杂粮杂豆1000万亩。(5)春小麦、经济林果和生态功能型植物等各300万亩。 为区域畜牧业和精深加工提供优质的原料,推动农牧紧密结合、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业效益提升和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问:那么对“镰刀弯”地区进行玉米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又有哪些呢? 张:“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保障措施: (1)加强顶层设计。成立组织领导机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可行方案,建立健全协作机制。 (2)强化政策扶持。完善价格政策、完善补贴政策、完善金融政策。要加强主产区基础设施建设,保护核心产能。 (3)推进科技创新。主要是种业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 (4)加强示范引导。因地制宜制定玉米结构调整的技术方案,推介引导。 (5)促进产业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尤其要扶持发展大型畜牧养殖、加工企业和饲草企业,带动“粮改饲”和农牧结合。 (6)加强市场调控。准确掌握玉米市场动态,加强市场调控,完善玉米储备调控体系,加强进出口调控,加大对粮食走私的打击力度。 编辑:孙苑琪

[原创]调结构转方式,促进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

图文简介

我国要做强农业,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高产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