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杀虫药剂,开始使用时,杀虫效果往往很好,但随着用量不断增加和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抗药性上升的案例不断出现。这其实是因为害虫产生抗药性,就是能够忍耐杀死正常种群中大部分个体的药量并在其种群中发展起来的能力。 效果不理想原因有三点 1、抗药性产生与害虫及其生活习性有关。生活史短,每年繁殖代数多,接触药剂机会多的害虫,如螨类、介壳类、蚜虫、蚊虫等最容易产生抗性种群; 2、一种害虫对一种农药产生抗性,往往对同类型的其他农药亦有抗性;不同杀虫机制的药物之间不易发生这种交互作用; 3、同一种农药连续使用次数多或处理浓度高,抗性形成快,反之则较慢。 提高杀虫效果方法有四种 知道了影响效果的原因,可以通过合理用药,防止或延缓害虫抗药性上升。为此提倡采用包括选育、推广抗性品种、改进栽培技术、开展生物、物理等多种技术的综合防治方针,尽量减少药剂防治的次数和药量。 适时用药 害虫全生育期一般分为成虫、卵、蛹、幼虫四个时期,卵、蛹、老熟幼虫抗药力强。故要抓紧在幼虫三龄以前和若虫期,抗药力弱时施药,有利提高药效。 适度用药 一是用药量不可过多过少。二是药液浓度不可过高过低。过高会引起人畜中毒,给农作物造成药害。过低杀虫效果差。要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的说明,加水配制农药不可随心所欲或粗心大意。 对症用药 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以选用内吸性农药为好。对咀嚼式口器农药,以选用胃毒性农药为好。有的农药,虽具有胃毒、内吸、熏蒸等多种功能,能防治多种害虫,但对不同害虫,仍有药效快慢、高低不同。故仍应弄清楚,合理选用。 合理喷施 要在雨水干后,雾滴要细。不要在高温中午喷药。因此时害虫多藏匿不活动,药液很快会干涸,杀虫效果差,且易引起人畜中毒和药害。而对藏在植株茎杆下部的害虫,如稻飞虱,以农药加水浇泼为好,以让药水顺茎杆流到下部和害虫身上,增强杀虫效力。此外,要注意轮换用药,以防害虫产生抗药性,合理混用农药,兼治多种害虫。不用硬水配制农药,用药前,喷务器要清洗干净等,都对提高农药杀虫效果,十分重要。 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