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越障
央广网山东7月23日消息(晏阳森记者杨宸琇)7月22日,网络媒体国防行记者团来到了被誉为“雄鹰”的陆军第80集团军某特战旅。在战争年代,该旅曾涌现出2个功臣营、6个大功连和5名英模功臣。1994年改建特种部队以来,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是全军特种部队中唯一荣立集体一等功的部队,28人次荣立一等功,62人次荣立二等功。
哪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记者团一行刚来到营区,就被拉到了训练场。蝉鸣声不绝于耳,整个训练场在太阳的暴晒下无一丝阴凉之处,而战士们正在进行离机操纵训练,需要从十几米的高空飞跃而下。
极限练兵是这个旅的常态。酷夏,海边安营操练三月之久;深秋,扎寨山林演练四月之长。“七八九月骄阳如火,正是练兵好时节。”旅政委武仲良告诉记者,目前旅里90%的官兵正在野外驻训。
“哪有岁月静好,只有负重前行”,90后的王冰说起了网络上的一句流行语。大一那年,王冰决定投笔从戎,8年后,战友们称他为“兵王”。120米外,5毫米粗的电线,用时17秒,一枪命中目标,这是去年王冰参加“金鹰-2016”国际特种狙击手竞赛中的成绩。
“很苦很累,也想过放弃,但一回头就看到了我的战友。”王冰说起2013年全军特种部队比武集训时的经历:“负重25公斤,40公里山地奔袭,老兵杨彦飞明显体力不支,抬手就给了自己俩巴掌。而我比他年轻那么多,当然要咬着牙继续上。”
操舟前进
哪有功臣典型,只是有人为你指引光明
在训练场边的中心广场上,24座功臣雕像栩栩如生,激励着来来往往的官兵奋斗看齐。旅组建以来,先后有28人次荣立一等功,其中四名同志“双一等功”,62人次荣立二等功。
“也不是什么功臣典型,不过是一代一代的扶助帮带,一代一代的看齐学习。”荣获“双一等功”的庄须周告诉记者,在旅里,只有特种兵,没有特殊官,旅历届领导班子一直坚持比武竞赛带头考、危险课目争着上、重大任务冲在前。
2015年6月的一场演习中,该旅担负“敌”后破袭任务。此时暴雨刚过,空中能见度低,超出常规伞降极限。演习指挥部担心,气象条件恶劣,着陆场情况不明,伞降风险太大。原旅长郑永强和政委武仲良临危不惧,带头跃出机舱,部队士气大振,圆满完成任务。而今年前不久的伞降实跳,旅常委“第一班”更是全员参加,完成实跳34人次。
“他们就是标杆,指引着我们寻找光明。”旅保障营政治教导员魏法祥说自己荣获一等功,很大的部分得益于前辈们的引路。“有一次集训,体能考核,我45分钟做了666个俯卧撑,然后被批评了。”当时的带队队长吴海燕很不满意,说45分钟最起码得做1000个。而实际上,吴海燕自己的记录保持在1300多个。“正是由于他们自身素质过硬,对我们又要求严格,我们旅的‘功臣’队伍才一代一代壮大了起来。”
丛林演练
哪有一尘不染,只是有人让你永葆初心
“解决不了油水、洗澡水的问题,就没有资格让官兵流汗水、流血水!”旅政委武仲良笑着说出的话却掷地有声。为增强服务质效,他们常态化落实官兵自主验菜,率先实现了“577”标准(早餐5个菜,午餐、晚餐各7个菜),他们坚持营区超市“零利润”运营,并投入大量资金改建澡堂、购置野战沐浴箱。
“风气正,生活好,官兵们心尖上满足了,才能实现刀尖上的满足。”在第一次旅军人大会上,旅党委还面向全体官兵郑重承诺:不吃官兵一顿饭,不抽官兵一根烟,不拿官兵一分钱。
特战四连连长张金涛说:“军人只有两个任务,准备打仗和打仗。而现在,我们一门心思就是练兵备战,不需要想其他的东西。”如今,旅里气正风清,官兵们练兵备战的热情也愈加高涨。
反恐营救演练
极限磨炼
党委“一班人”参加伞降训练
抢滩登陆
水下射击
特战“神”兵
原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