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网络媒体国防行”记者团来到了北海舰队航空兵某独立团,实地采访了舰载直升机部队的官兵们。作为海军航空兵,他们的朋友既是大海,也是蓝天,许多激情澎湃、可歌可泣的故事也正是在这海天之间被他们一一写下。北海舰队某舰载直升机团飞行大队大队长程文刚现在还记得,2012年自己在索马里进行“极限救援”的每个难忘瞬间。
程文刚在向记者讲述自己护航时的难忘经历(光明网记者毕孝斌摄/光明图片)
2012年,身为舰载直升机飞行员的程文刚被编入赴亚丁湾海域第十二批护航编队。拥有丰富飞行经验的他将此次出航当成了一次“常态化出勤”——出发前,他也没有想到,会遇上这样令自己一生难忘的任务。
7月11日,第十二批护航编队刚刚通过马六甲海峡,正向着亚丁湾指定海域平稳航行。突然,一道“特殊命令”从遥远的祖国传向了编队指挥中心:“准备执行接护人质任务。”
原来,之前在索马里海域被海盗劫持的台湾渔船“旭富一号”26名船员刚刚获释。历经了570多天非人待遇的他们,此时此刻正在索马里某海岸边等待救援。
已经摆脱海盗控制的人质就好像没有保护的“绵羊”——随时有可能再入“狼口”,被二次绑架。因此,进行该任务必须争分夺秒、耽误不得。了解到这一点,主要参与此次救援行动的“常州号”向着目标海域开足马力、火速前进。
直9舰载直升机飞机紧急起飞(胡宝良/摄)
“常州号”的指挥人员们早已在云图上察觉到“目标区域”是一个“大风浪区”,任务的执行会有一定的难度。但当他们真正赶到指定区域时,大家面面相觑——海浪太大,负责直抵滩涂进行人员接护的小艇根本无法靠岸。
十万火急之际,“常州号”指挥员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派遣舰载直升机进行接护!
得知这一指令后,临危受命的程文刚及其机组人员二话没说,戴上头盔跨进直升机,做好了起飞准备。战舰姿势在经过调整达到起飞条件后,舰载直升机果断起飞。
在飞行了一段距离后,程文刚看到了海岸,看到了那些刚刚获释的船员们,程文刚至今还记得他们看到解放军飞机时激动的样子:“他们把衣服了脱了下来,举过头顶在空中甩。有的船员甚至冲进海中数十米,向我们拼命招手……”。看到这样的画面,程文刚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赶快降落,将他们接回家!
特战队员登机(胡宝良/摄)
但令程文刚没有想到的是,海岸边的沙滩一望无际,附近没有一块适合降落的坚硬地面。如果在沙地降落,直升机旋翼产生的气流会卷起沙尘,而沙尘进入进气道会严重破坏发动机。眼看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直升机的剩余油量也在随之下降。如何降落?程文刚必须尽快做出决定。
突然,程文刚看到了一处“或许能够降落”的场地——退潮后靠近海边的湿地。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沙滩,那里的地面相对较硬,沙质更为紧密。但该区域面积小,哪怕是低空悬停都需要飞行员拥有过硬的技术与超人的胆量。
程文刚看准时机,向目标区域靠近。低一点!再低一点!最终,直升机在距离地面15厘米的高度稳稳地悬停。为了防止周围仍有残存的海盗对接护行动进行干扰,他首先让两名随机护送的特战队员下机,搭建支援阵地。紧接着,他与同伴操作着直升机,利用右软轮单轮着地,将3名船员接上飞机。
图为第一架次接回的船员跳下舰载机(单位供稿)
“3、4、5、7、7,我们共分为5次将26名船员全部接回”程文刚说。其实,接护行动原本分为6次,但程文刚在查看了实地条件后,凭借着经验当场作出了决定——5次,只用5次就能将全部船员接送完毕。事实证明,这一次的随机应变极大地节省了接护时间:第五架次反舰时,天刚刚黑透。
最终,“旭富一号”26名船员全部平安回国,接护任务圆满成功。
曾有人说过:“飞行是冒险者的事业”,海军航空兵的每一次出勤都是极大的冒险。但在他们眼中,使命担当永远大于个人利益。就像程文刚自己说的那样:“国家有一天要是真的需要我上,我绝不犹豫,什么都不会想。”(光明网记者 毕孝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