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晚,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截至8月9日凌晨5时00分,经初步核查,地震已造成9人死亡、164人受伤。地震发生后,有网友纷纷晒出自己当天拍下的云层,并称这是“地震云”。

“地震云”不存在!这些地震谣言不可信

网友晒出的“地震云”(图片来自网络)

  “地震云”不存在,云和地震无关联

  首先要明确的是,一,“地震云”不存在,它并非科学意义上的概念;二,云和地震并无关联,没有什么云能预报地震。

  地震的发生是板块运动的结果,是断层应力调整导致,其他因素对此几无影响。有些时候,无论什么形状的云的出现,和地震的发生看似有了一些“关联”,但并不具备因果关系,就像歌手萧敬腾与大暴雨的出现一样,即便有很多次的对应关系,但二者并无科学意义上的结果关系。

“地震云”不存在!这些地震谣言不可信

传说中的“地震云”(图片来自网络)

  所谓“地震云”是什么?

  80年代,一些发表的“地震云研究”认为“地震云”共有三种类型:条带状、辐射状、干涉条纹状。

  但事实上,所谓这些“地震云”,其实在云的科学分类中都有对应种属,而且很常见。比如“条带状地震云”,其实是荚状层积云或者荚状高积云;“辐射状地震云”,其实是辐辏状高积云;“干涉条纹状地震云”,其实是波状高层云。

  再后来,有人对“地震云”的界定更加随意,他们把一切“怪异”的云都称为地震云,毫无科学性可言。

  “地震云”说为何会流行?

  “地震云”的说法之所以流行,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对地震活动的未知和对地震破坏的恐惧,于是我们总想找到地震活动规律,习惯性把云归为地震前兆现象,但科学意义上的地震前兆并不包括地震云。

  如何预测地震?地震前兆怎么看?

  地震前兆是指与地震孕育、发生相关的有别于正常变化背景的异常变化,迄今已观测到至少有数十种,大致可分为:地壳形变、地震活动和地震波参数、电磁和卫星遥感、地下水位和化学成分、地声、地光和动物习性等。

  对地震的预测可以分为长期预测(十年以内可能发生地震的预测)、中期预测(一至两年以内可能发生地震的预测)、短期预测(三个月以内可能发生地震的预测)和临震预测这几种。其中,临震预测是对近期可能发生的灾害性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测,最具有减灾性。

  目前国际上可以做出地震的长期预测,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临震预测的成功案例也有。浙江省地震监测预报研究中心的钟羽云教授介绍,就如我国成功预测了1975年2月4日的7.3级辽宁海城地震。当时,我国地震工作者对这次地震做出了精确的地点和震级预报,在地震发生前一天作了预警,及时转移当地居民,极大的减少了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

  除“地震云”外,动物异常行为也与地震无关联

  除地震云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有些动物在地震断层破裂前会有些感知。但据报道,实际上用动物来预测地震情况很复杂、没有规律,科学家们不能用这种“经验之谈”来预测此类重大事件。再者,动物行为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饥饿、领土之争和气候变化影响,因此不见得动物有行为异常就可能要发生地震。

  (光明网记者宋雅娟综合整理,资料来源光明日报、人民网、知乎、果壳等)

“地震云”不存在!这些地震谣言不可信

图文简介

8月8日晚,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截至8月9日凌晨5时00分,经初步核查,地震已造成9人死亡、164人受伤。80年代,一些发表的“地震云研究”认为“地震云”共有三种类型:条带状、辐射状、干涉条纹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