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阎肃

  深入基层的泥土味,带头拼搏的汗水味,心系群众的人情味,是阎肃崇尚的“三味”。图为阎肃(左一)深入基层,与飞行员工作生活在一起。郭幸福摄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走过95年的光辉历程。紧跟党的火红旗帜,伴着历史发展的波澜壮阔,我们党涌现出一代代让我们敬仰、怀念、追寻、学习的优秀共产党员群体。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空军政治工作部文工团原创作员阎肃,就是优秀共产党员群体中的一员。

  享誉中国文艺界半个多世纪的阎肃,创作的1000多部(首)精品佳作,彰显正味、军味、鲜味、品味,鼓舞和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他坚守姓党为军的灵魂和方向、坚守追梦空天的使命和担当,树立起党的文艺战士的好样子。解读“阎肃现象”,无疑有助于推动当下正在进行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处落。

  “跟着走、往前行”

  2016年2月12日,因病昏迷130多天的阎肃在北京逝世,走完86载人生路,“空军发布”微博相关信息当天访问量达到600多万,社会各界深切缅怀这位老艺术家。送别阎肃老人那天,肃穆的会场回荡着《红梅赞》旋律,那是他的代表作——歌剧《江姐》主题歌。

  “生病住院之前,阎肃同志最后一次亲手交纳了当月的党费。生病住院的5个月间,家人每月都及时代他交纳党费。”空政文工团政委李洲说。

  党章第一章,就将按期交纳党费作为党员行为规范。你知道自己该交多少党费吗?你每月都是自己按时交纳党费吗?你还记得自己的“政治生日”吗?这些“追问”,成为空军部队向阎老学习,搞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

  有一年“七一”在电视上做节目,阎肃把《你问我爱你有多深》的歌词给改了,建议每一名共产党员问问自己“你对党的忠诚有多纯、有多真”,你能否始终不渝地回答“情也真、爱也真”。“对党忠诚关键看表现看行动,口号喊得震天响,一件难事都不沾,一种担当都没有,一点牺牲都不愿,这种忠诚既不纯、也不真。”阎肃说。

  2015年3月,阎肃受命参与《胜利与和平》大型文艺晚会的策划编创任务。85岁的阎肃激情似火、呕心沥血,和年轻人一样连续奋战数月,使9月3日晚上的演出获得空前成功。而9月16日在北京举行总结大会时,原计划参加的阎肃却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总结大会的“大合影”没有他,但他忠诚党的文艺事业的功绩和口碑,却深深印在大家心海里。

  5月下旬,在空军高中级干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专题研讨班上,学员们向阎老学习,聚焦“根本职能”,在“三个如果”上深化认识:其一,如果我们天天只说绝对忠诚,而不研究打仗、不懂打仗、不会打仗,就要对他的“绝对忠诚”打个大问号。其二,如果战争离我们很近,而我们的心态离战争很远,这对各级指挥员来说是最大的隐患。其三,如果我们用人、谋事、改革,不对打仗和胜利负责,战时只能接受失败的屈辱。强固改革之志,忠实履行使命,这是空军40万官兵对党的庄严承诺。他们把“主建不能忘战”贯彻落实到每时每刻、每个战位,不断提升打赢能力,维护国家空天安全。

  2015年9月,就在阎肃生病住院前,他饱含深情地写出两首追梦之歌,一首是《全心全意》,讴歌我们党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另一首《风花雪月》,是献给改革强军伟大事业的时代强音。歌词里这样写道:“呼啸风花雪月,燃我强军梦。铁马秋风,激荡豪迈心胸;战地黄花,抒发壮丽深情;楼船夜雪,磨砺英雄肝胆;边关冷月,照我盘马弯弓。高歌队列中,心底在冲锋,战胜一切强敌,我是中国兵!”

  2014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阎肃发言说:我是解放军文艺战线的一名老兵,我们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就是这种肝胆,这种魂魄教会我“跟着走、往前行”。

  “跟着走”不是“跟着感觉走”。空军工程大学教授周薇说,曾经有一句颇为流行的口号,叫做“跟着感觉走”,这是典型的“墙上芦苇”心态。一些党员干部习惯于“跟着感觉走”,信仰不坚定,立场不牢固,遇到“风吹草动”常常“东倒西歪”。对照阎肃的“跟着走、往前行”,应当心有戒尺了。

  党员应有“三味”

  在党的文艺战线奋斗60多年,阎肃创作的1000多部(首)精品佳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点燃了无数华夏儿女的中国梦。

  精品佳作的产生源于阎肃对事业的追求。为了创作出有血有肉的江姐,阎肃专门到重庆渣滓洞体验坐牢的滋味。他让工作人员把自己的双手反铐住,戴上沉重的脚镣,一天三顿饭只吃几口用木桶装的菜糊糊。为了体验上大刑,他又让工作人员把自己捆在老虎凳上,还垫上砖头。正是这样严酷的体验,从他笔下流出的字字是血、句句是泪,铁骨铮铮的女英雄江姐,被他搬上艺术舞台,令几代人为之感动。

  “我们的作品要有兵味战味,决不能变味。”阎肃在一次军队文艺研讨会上提出的“创作价值观”引起大家共鸣:不管是一首诗、一首歌还是一部剧,都要说出战士的心里话,写出战士的真感情,让战士发自内心地去喜欢去传唱,让他们在冲锋陷阵时有无穷的力量,在军旅生活中有前进的动力,在成长历程中有精神的港湾。

  阎肃的朋友多,人缘好,源于他对所有人那份发自内心的尊重。“与人为善,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这份尊重换来的是人家对我的尊重。职业是没有高低贵贱的,干什么都能干出学问来。”阎肃生前这样说。

  多展现“中国气派”,少显示“个人派头”。与阎肃一言一行相反的是,一些党员干部陷进了“派头”的圈子里:有的下基层穿着入时,衣不染尘,鞋不沾泥,一身的“洋气”和“娇气”;有的与群众接触,说话吆五喝六,办事慢条斯理,一身的“霸气”和“文气”;有的很少进百姓家门,不愿握群众的手,不愿住农家的炕,不愿吃农家的饭,一身的 “贵气”和“冷气”。如此有“派头”的干部,不仅听不到群众的心声,也办不了群众的难事,久而久之,便与基层和群众之间筑起一道无形的“隔心墙”,让基层和群众有话不敢讲,有苦不敢吐,有难不敢提。

  党员干部没“派头”,广大群众才有“盼头”。空军预警学院政委马哲文在该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提出,党员干部要多一些党员的“党味”,少一些干部的“派头”。党员的“党味”,应该包括阎肃生前常说的“三味”:深入基层的泥土味,带头拼搏的汗水味,心系群众的人情味。

  “守住本分和底线”

  国家京剧院院长、著名导演张凯华至今还记得这样一件事:2009年,在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创作期间,武警部队招待所的同志提出想与阎老合影,他说:“不行,不行,改天吧。”阎肃说的不行其实并不是拒绝,只是顾虑当天穿得随意些,第二天他穿着笔挺的军装招呼大家来合影。

  阎肃生前说,“党员干部干啥事心里都要有尺子、有规矩、有底线。得意时不要凌驾在组织之上,失意时不要游离于组织之外。”在空政文工团,经历了13任团长、16任政委,大家都有一个共同感受:他心里始终装着组织,讲规矩严操守。团长张天宇回忆说,他刚就任不久,就接到阎肃一个电话,老人家说,“团长,跟您请个假,去参加一个研讨会。”张天宇不由心中一震、感慨万千:“一名80多岁老党员的党性观念、纪律观念,不就体现在这点点滴滴当中吗?”

  “我们像阎老那样守住本分和底线,才能回归本真和本色。”空军航空兵某师政委江涛说,作为一名党员,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是尽党员的本分;看党报、读党报、学党报,对大事和大势心中有数,是尽党员的本分;加强理论武装、统一思想行动于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尽党员的本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是为了让每一名党员找回入党时的“初心”,守住党员本分,坚守共产党员的“本”和“根”。

(本文转载自光明日报,科普中国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从“阎肃现象”看“两学一做”

图文简介

深入基层的泥土味,带头拼搏的汗水味,心系群众的人情味,是阎肃崇尚的“三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是为了让每一名党员找回入党时的“初心”,守住党员本分,坚守共产党员的“本”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