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注重优化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布局,推动从国家顶层到各个区域军民融合发展的“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增强全国军民融合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有效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需要站在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发展与其他国家重大战略的协同推进、互为支撑和一体互动关系,妥善谋篇布局、勾画蓝图、规划部署。

  ●以军民融合方式拓展战略新兴领域生存和发展空间,既要努力掌握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主动权,培育生产力、战斗力生成的新增长点,也要抢占未来军事和科技制高点,掌握未来国际战略博弈的先机。

  当前,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已经进入破除主要障碍、破解深层矛盾的攻坚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实现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必须按照习主席“四个强化”要求,牢牢扭住战略指导、战略布局、战略协同和战略新兴领域,加快促进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有效实施。

  明确战略指导,把握融合实质

  正确的战略指导是引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立足国家安全发展大局,在继承和发展党长期形成的“军民兼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思想基础上,对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逐步形成了习主席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重大战略思想,成为新的历史起点上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战略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重大战略思想,重点应从四个方面领会其精神实质。

  把握战略要义。习主席从世界经济发展和新军事变革的大局出发,深刻洞察我国经济社会和军事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并将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融入整个国家安全发展战略全局综合考量,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统筹实施。深刻表明习主席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重大战略思想的核心要义,就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服务支撑“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筑牢安全和发展两大基石,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

  明确发展目标。习主席指出:“必须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既要发挥国家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这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总目标,也是军民融合将要形成的新形态新布局,重点是明确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地位作用功能,促进信息、技术、人才、资本、设施、服务等要素在军地之间双向流动、渗透兼容;实现由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队保障、人才培养、国防动员等领域的融合向基础设施、海洋、空天、信息及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边海空防管理等重要领域延伸;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励多元力量、优质资源服务国防建设,做到一份投入、多份产出,实现经济效益、国防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

  坚持问题导向。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在取得一些显著成就的同时,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对此,习主席深刻指出:“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刚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还存在思想观念跟不上、顶层统筹统管体制缺乏、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滞后、工作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从而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强烈的责任担当破解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深层矛盾,拿出切实管用的办法措施,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努力方向。

  落实“四个强化”。针对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所处阶段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习主席强调:要强化大局意识、强化改革创新、强化战略规划、强化法治保障。“四个强化”从思想认识、方法路径、发展规划、法治保障等方面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实质就是在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过程中,要求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大局出发考虑问题,在改革创新中求发展,进一步完善上下衔接、完善配套、操作性强的规划计划体系,构建起结构合理、门类齐全、衔接配套的军民融合政策法规体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解决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

  优化战略布局,实现一体运作

  7月下旬,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发的《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把经济布局调整同国防布局完善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水平”。贯彻这一要求的关键抓手,就是将国家战略与区域战略相衔接,顶层统筹与区域规划相配套,融合需求与区域发展相适应,优化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布局,推动从国家顶层到各个区域军民融合发展的“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增强全国军民融合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重点应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强化区域战略统筹。当前,区域融合发展自成体系的问题还较为突出,在区域资源统筹、政策出台、项目建设等工作中,地区利益分割和行业壁垒较为严重,对上缺乏与国家重大战略的有机衔接,横向缺乏跨域之间的有效协同,很多处于低水平融合、粗放型布局状态。优化融合布局,就需要将区域融合发展纳入国家战略体系进行总体考虑,与“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以及东、中、西、东北地区“四大板块”相互助力、统筹推进,在区域层面将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和军队战斗力的同步提升有机结合,形成与国家战略紧密衔接的、与区域发展有效协同的融合局面。

  注重军事需求牵引。当前,一些区域融合发展中存在“重民用轻军用”“向战场聚焦不够”等现象,只看到生产力发展的显性效益、眼前利益,看不到战斗力提升的隐性效益、战略利益,影响了区域经济布局调整同军事战略布局的衔接匹配。在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体制下,优化军民融合战略布局,就要按照“发挥军事需求主导作用”的要求,妥善处理战斗力与生产力、市场与战场、建设与运用等关系,将“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同“以战区划设为基础”的军事空间布局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不同作战方向的军事需求和所属区域的社会经济资源条件及融合潜力有效融合。

  注重功能特色设计。在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国家资源、力量投入有限的情况下,结合军民融合资源要素分布情况,综合考虑各区域融合建设基础与潜力,明确各区域在军民融合发展全局中所承载的支撑军事斗争准备、发挥改革创新引领、促进海洋经济开发等特色功能,因地制宜确定融合发展重点、实施路径和方法策略,推动国家战略在区域层面的差异化落地,进而实现资源富裕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金融产业活跃区域与加工制造业密集区域、军事斗争准备基础厚实地带与相对薄弱地带间的协调均衡发展。

  加强战略协同,突出优势互补

  习主席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复杂变化,在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多强制衡”的国际新体系加速形成的国际战略背景下,我国经济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面临的生存发展压力、多元安全威胁不断增大。基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确立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战略,以及实施军民融合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建设海洋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核心目的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效应对日益多元的安全威胁,更好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战略指引、确立战略方向、明确战略抓手、巩固战略支撑。为此,有效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需要站在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发展与其他国家重大战略的协同推进、互为支撑和一体互动关系,妥善谋篇布局、勾画蓝图、规划部署。重点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增强战略协同。

  深化协同意识。要认识到,军民融合发展与其他国家重大战略都是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从不同视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提升治国理政能力的重大举措,是推动国家安全利益与发展利益有机融合的可靠保证。进而用党和国家的意志统一军地思想、深化融合共识,最大程度凝聚推动各项战略实施的合力,妥善处理维护和平、备战止战、遏制危机与和平崛起的关系。

  统筹规划部署。在规划和设计各项重大战略的“施工图”“路线图”时,既要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引领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全局,也要在确立融合发展的目标、任务、途径和举措时,充分考虑和兼顾国家其他重大战略要求;既要将军民融合战略贯穿于推动海洋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等其他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全过程和全领域,也要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优化军民融合战略布局,促进各个战略设计的有机衔接、相互兼容。

  衔接战略支撑。在制定政策法规时,着眼国家战略与区域战略相衔接、顶层统筹与行业设计相配套、融合需求与其他战略需求相匹配,促进国家、行业和区域层面法规、政策、制度、标准的有机配套,形成能够体现各大战略要求、支撑各大战略实施,系统完备、衔接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在确立战略抓手时,充分考虑军事需求与区域发展需求、行业领域建设需求的关系,妥善处理服务战斗力和生产力、市场和战场的关系,做好统筹谋划、整体设计,确保既立足战略全局,将主要资源投向最急需的战略方向、重点区域,也要着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一份投入兼顾多种收益,获得最大的战略产出效益。

  经略新兴领域,强化战略重点

  从国际战略形势和战争形态发展看,随着海洋、空天、网络等战略新兴领域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的地位作用不断上升,新兴领域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为此,需要我们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和军事发展的大势,把握国家利益拓展的新机遇,加强战略谋划、做好前瞻设计,以军民融合方式拓展战略新兴领域生存和发展空间,既要努力掌握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主动权,培育生产力、战斗力生成的新增长点,也要抢占未来军事和科技制高点,掌握未来国际战略博弈的先机。

  捍卫海洋利益拓展。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海洋已经成为维护我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重要领域。采取军民融合方式经略海洋,对于打破我海上方向战略困局,积极营造有利的海洋战略环境,具有积极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亟须适应国家利益不断拓展的形势,加强海上方向军地航海保障能力建设、军民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健全集军事斗争准备、维权管控和经济开发需求为一体的军民融合维权管控体系,为统筹海上军事斗争准备提供有力支撑,为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提供广阔空间,为打造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供战略抓手。

  支撑空天领域竞争。空天领域系统巨大、专业众多、技术尖端,开发利用空天领域必须依赖强劲的科学技术实力和强大的国民经济基础,需要举全国之力,汇聚和整合军地资源,把空天领域建设发展纳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中谋划布局。一方面,要把握空天领域发展的新特点、新需求,把军民融合的范围从传统的航空领域延伸到航天、临近空间等各个领域,打开空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新空间;另一方面,正确处理空天领域国防建设需求与国家经济建设需求的关系,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军队建设全局推动资源统筹、利益共享,确立战略目标相一致、资源配置相适应、战略部署相衔接的“军民一体、空天一体”全局互动发展路径。

  服务网络强国建设。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军民融合,是信息时代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运筹,是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加速军队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客观需要。当前,应大力贯彻改革创新理念,在军地需求统筹、组织管理、运行模式、政策制度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构建具有示范借鉴意义的中国特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军民融合发展模式、路径和制度机制,完善网信军民融合政策法规体系;要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实施,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重大需求、重要战略方向军事斗争准备需要,着力推动网络安全战略防御体系、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核心关键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与转化、军民一体信息产业创新等专项工程建设,实现以重点突破牵引带动全局发展。(于川信)

把握军民融合战略的四大环节

图文简介

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发展与其他国家重大战略的协同推进、互为支撑和一体互动关系,妥善谋篇布局、勾画蓝图、规划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