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舰风雨兼程走过4个年头
从2012年9月入列以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已风雨兼程走过4个年头。
2012年9月25日上午
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按计划完成建造和试验试航工作,正式交付海军,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舰”,舷号为“16”。从这一天开始,我国有了自己的航母,海军建设进入崭新篇章。
2012年10月30日上午
中国海军辽宁舰完成了自加入海军以来的首次试航。这次试航历时18天,并未搭载舰载机。
2012年11月23日
我军飞行员驾驶国产歼-15舰载机首次成功降落航空母舰辽宁舰,一举突破了滑跃起飞、阻拦着舰等飞行关键技术,受到世界空前关注。
2013年11月11日
辽宁舰顺利完成本航段试验试飞和训练任务,返回某军港。为期20天的航行中,首次实际验证了舰面所有起飞位的保障能力和流程,首次在辽宁舰上完成歼-15舰载战斗机发动机拆装等试验。
2013年11月26日上午
辽宁舰从青岛某军港解缆起航。在海军导弹驱逐舰沈阳舰、石家庄舰和导弹护卫舰烟台舰、潍坊舰的伴随下赶赴南海,并在南海附近海域开展科研试验和军事训练活动。这是辽宁舰入列后,首次组织跨海区的长时间航行训练。
2014年1月1日上午
辽宁舰顺利完成37天的南海海域科研试验和训练,返航靠泊青岛某军港。首次组织作战系统综合研试,首次组织了以辽宁舰为核心的编队航行训练。
2014年11月23日
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起飞拉开帷幕,驾驶舰载机在航母上起降,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为了这一天,舰载机试飞员们进行了数以千计低空大速度、失速尾旋、模拟着舰试验甚至带着生命危险的演练。
2015年12月下旬
辽宁舰在渤海某海域进行舰机融合训练,新一批歼-15舰载战斗机飞行员驾机完成触舰复飞、阻拦着舰等多个课目训练。
2016年8月中旬
在渤海某海域,我军新一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驾驶着歼-15飞机,在辽宁舰上成功完成了阻拦着舰和滑跃起飞考核,并通过航母飞行资质认证。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入列四年来,向前迈出的每一步都受到网友的极大关注,甚至一点点的突破都会让爱国网友振奋。10月27日,国防部证实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的研制工作正按计划进行,目前主船体已在坞内合拢成型的消息更是引发网友热议。在对首艘国产航母充满期待与猜想的同时,我们不妨再来看一组辽宁舰最新训练的精彩画面!
执剑海天!揭秘辽宁舰高级士官群体(高清组图)
执剑海天,航母龙骨的追梦赤子心
——记辽宁舰高级士官群体
青岛,胶州湾,是停泊远洋舰船的天然军港,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航母战场。
119年前的11月14日,一纸《胶澳租界条约》使这里沦为德国远东舰队母港;青岛战役,日本在这里首次使用原始航母作战击溃德国,胶州湾再次沦为殖民地。
100多年过去了,随着一座现代化港口的建成,天然良港百年圆梦,这里,终于等来了国产航母辽宁舰的首次靠泊,迎来了自己的主人。
海港的愿望,由航母实现,而航母的梦想又由谁来完成?
辽宁舰高级士官“全家福”。中国军网记者乔梦 摄
向上看,梦想的重量不迎着挑战怎能感到
军港码头,一艘近二十层楼高的大船停泊在此,抬头仰望,至少需要环顾90度才能看全完整的船体。眼前,正是我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
跟着引导员踏上舷梯,穿梭在迷宫般的船舱通道,忽冷忽热的气温、忽上忽下的复杂路线让第一次进来的人直犯迷糊。然而就是这样的一艘巨舰,令多少人心生向往!
刚迈进会议室,就看到班长们肩章上那一条条粗粗的折杠,眼前的他们,是一群平均兵龄比新兵年龄还长的老兵。
“那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去个大点的船,免得出海晕船太厉害。” 1991年入伍的阮万林是这群高级士官当中的“老大哥”。如今已是一级军士长的他,对曾经质朴而真实的“入伍初心”仍念念不忘。随着舰艇的更新换代,阮万林从扫雷舰到护卫舰再到驱逐舰,见证了中国海军大型舰艇研制、生产、列装的辉煌。
那年12月,那时的阮万林已近不惑之年,面对曾经的梦想再次向他招手,那个一心想上大船的他会来吗?
“是战鹰还是蛟龙”?是年,海军航空兵某团的“机务之星”江学友也迎来了军旅生涯的第一道选择题。
“你回去再考虑考虑,团里还是希望你留下。”团长的办公室里,江学友拿着选调航母的申请书左右为难。
走还是留?窗外战鹰的轰鸣声接连不断。
“老江,以你现在安全保障的时间,年底准能立二等功。走了多可惜啊!”战友也忍不住劝他。
江学友的技术和贡献,全团有目共睹。在团里的荣誉墙上,他的照片一直都在进门第一排的位置,就连机务副团长的照片都排在了二楼。
面对召唤,阮万林拉着泪眼婆娑的妻子说:“这辈子我欠你的太多了,但是作为军人,当部队需要的时候,我必须能顶得上。”
放下先前的光环,江学友也选择投身航母的怀抱。
与他们一样,在来到航母部队之前,这些老兵都曾是原单位的专业骨干,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晋升了高级士官,有了相对稳定的生活保障条件。但究竟是什么让他们有的选择离别刚刚团聚的家人、放弃得心应手的工作岗位,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几代人,一个梦。
航空部门调运中队士官长江学友(中)。张凯 摄
机电部门一级士官长阮万林。张凯 摄
向远眺,深蓝的广阔不历经磨难怎能看到
那年冬天,这群来自各部队的尖子骨干,第一次站在大连造船厂的码头,仰视当时还在施工、如山般巍峨的航母。锈迹斑斑的船体、布满灰尘的深舱,3600多个舱室,两万多台套装设备,上万公里长的管路和线路,就这样摆在他们面前。
“就算一天熟悉一个舱室,也需要近十年!”这让当了近20年水兵的阮万林有些发懵。
稀少的图纸,基本没有经验可循的现状,令每名老兵无从下手。
他们没有忘记自己来到航母的理由。打那起,从高耸的舰岛到宽阔的飞行甲板,从宽大的机库到水线以下的机舱,每名老兵都像上满发条的机器,高速运转。
正在施工的舰上粉尘弥漫气味刺鼻,为尽早全面摸清舰体结构,掌握装备系统,老兵们戴上头盔和呼吸器钻舱底、摸管路;舱内光线不足,他们打着手电测数据、画图纸,绘制出上万份装备系统图,记录了厚厚一摞笔记和教案。
冬日的凌晨,值完班的老兵刚刚下舰,衣服上的汗水瞬间结成了冰霜!
为尽快接管动力系统,协助工厂开展防冻值班的老兵们在大连最冷的日子上舰,在全舰温度最高的机舱工作。从最高温能达到63℃的机舱走到零下20多度的甲板外,冰火两重天的巨大温差让他们秒变身着“冰盔”的“铁甲战士”,在寂静的码头,走直线、拐直角,队列如分列式般整齐,令人肃然起敬。
一天凌晨5点多,例行查夜的辽宁舰时任舰长张峥推开一间会议室的门后,发现竟有一群老兵和干部们围在一块巨大的黑板前演算、推导、争论,一旁的桌上,已经冲开的泡面早已凉透。窗外大雪纷飞、曙光初现。那个画面和一张张不知疲倦的脸庞,像电影胶片一样长久定格在他的脑海……
航母交接入列那天,面对欢腾的人群和焕然一新的航母,一位热泪盈眶的老兵对时任辽宁舰政委梅文说了这样一番话——“如果将来有一天要建设中国航母博物馆,一定要在橱窗里摆上第一代航母人满是划痕的安全帽,磨破的线手套,被汗水和油渍浸透的作训服,让未来的航母人牢记这段难忘的岁月!”
他们有理由骄傲,因为他们从零起步,用海军接舰史上的多个第一彰显出中国当代海军精锐士官团体的力量!
辽宁舰高级士官群体风采。中国军网记者 乔梦摄
机电部门动力中队锅炉一区队区队长刘德波正在检查设备。张凯 摄
向前跑,奋进的目标不身先士卒怎能达到
有个老兵说:“航母事业是一支暂时由我们举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点得更加光明,传递给下一代舰员。”他们明白,战斗,永远不是一代人的事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2015年的一天深夜,某洗涤灰水舱排放泵发生故障,污水无法正常排出。
“我先下舱看看。”舱段中队士官长孙伟挽起袖子就钻进了恶臭扑鼻的灰水舱。随着舱底的污物被他用手一点点掏出,更浓的异味扑面而来,几个第一次参与排故的年轻战士在上面差点没被熏倒。这个一米八六的壮汉蜷缩在空间狭小的灰水舱一蹲就是一小时,直到“面目全非”的孙伟从舱底爬出,小战士们才理解了士官长的“良苦用心”。
机电部门动力中队守护的是“航母心脏”,也是航母中最为艰苦的地方。
“在这儿,你基本看不到胖子,因为我们天天‘蒸桑拿’呀。”马达轰鸣的锅炉机房内,带队老班长扯着嗓子笑着跟我们说。进入机房短短三分钟,汗珠已经布满他的脸颊,为避免烫伤,他们必须着长袖长裤作业,连袖子都不能挽。
不少心怀理想的年轻战士在这样的环境工作,见不到帅气的航母style,看不了极目远眺的海景,有时甚至在亲友面前对自己的战位难以启齿,这种“心病”怎么治?
锅炉一区队长、一级军士长刘德波的经验是:身教胜于言传。
清刷锅炉,他亲自钻到满是锈灰的气筒内示范;某点位发生故障,周围是上百度高温的管路和阀门,随时可能被严重烫伤,狭小的空间只容得下一个人,刘德波二话不说,趴到故障点位硬是一点一点将损坏的物件更换下来……
战士们都说,这些机电老兵就像盛开在舱底的向日葵,虽然日复一日工作在水线以下不见阳光的机舱,却把心里装满了阳光,照给更多的人。
机电部门舱段中队士官长孙伟正在操作造水设备。张凯 摄
航空部门舰面中队支持设备区队长翟国成。张凯 摄
向难闯,创新的动力不循着目标怎能找到
这是一把不普通的扳手。它被部队首长亲自命名为“翟国成扳手”。
2012年4月的一天,一声惊呼引起了航空部门士官长翟国成的注意,一名战士在使用厂家提供的扳手开启供给盖时不慎划伤了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那天起,没学过机械制图和金属加工的翟国成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扳手改进好!
为攻克难关,他向身边的大学生士兵求教,通宵达旦查阅资料,不断改进设计方案,通过反复试制和实际试用,终于设计出符合实际操作需求的新式扳手,并注册了个人专利。受到鼓舞的翟国成,把创新的目光投向航空保障领域的各类装备,目前,他已经拥有了3项发明专利,10余项研究成果。
除了老翟,航母上这样的人才还真不少。舰务部门士官长、高级厨师钟锋也是一名爱琢磨的老兵。
2013年冬,南海。辽宁舰执行首次跨区航行任务已近25天,可官兵们依然能吃上绿油油的新鲜蔬菜。他们也许不知道,航母上果蔬实现长期保鲜,正是钟锋破解的难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何让上千号舰员吃饱吃好,一直是钟锋和每名军需保障人员日思夜想的问题。
每次出航需要上百吨饮食补给,作为物资库管员的钟锋,采取分区作业、同步展开的方式对物资进行收发,使补给和发放效率提高一半以上,摸索出中国海军航母部队食品物资补给的新模式。
在航母上,不论大小事,每名官兵的每一次创新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海军来讲,都是具有开拓性的。
身为航母上培养的首名西餐师,钟锋通过自学慕课和战友们做出独家甜点礼盒“航母小厨”;机务老兵江学友为规范引导舰载机手势自编自演的舞蹈《甲板风》,一时间轰动整个辽宁舰……这些充满冲劲的老班长们在磨砺航母战斗力刀锋的同时,也用他们独特的青春气质感染着舰上的每一名战友。第一代航母舰员的自信、潇洒、帅气就是这样练成的!
舰务部门士官长、高级厨师钟锋。张凯 摄
二级军士长航空保障部门起降中队区队长张乃刚示意舰载机可以起飞。张凯 摄
“起飞!”2012年11月,起飞助理挥动右臂凌空一指,航空部门二级军士长张乃刚亲手成功“放飞”舰载机。这一刻,是属于辽宁舰高级士官群体的“成人礼”,这一天,距辽宁舰入列不到两个月。
秋夜,静谧的青岛港海风习习。踏上舷梯,回望甲板,4年前飞鲨腾空一跃的场景清晰如昨。
忘不了,36年前,海军原司令员刘华清站在美军航母上发出的铮铮誓言:“中国不发展航母,我死不瞑目!”
忘不了,在“不沉的战舰”刘公岛上印刻着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屈辱与伤痛,以及原海军司令员肖劲光租借渔船登岛时发出的深深感叹。
“国家把这么重要的装备交给我们,不把它管好用好,是我们的失职。” 临走前,阮万林班长的话在笔者脑海中挥之不去。
如果有人问,辽宁舰究竟有多大?在这些老兵的心里,他们只有一个答案——强军梦有多大,它就有多大。
辽宁舰犁波踏浪。张凯 摄
作战部门指控中心士官长易国在与战友交流工作经验。张凯 摄
托举战鹰,护佑战舰,那激荡在老兵内心的梦想,正在破浪而行。张凯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