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李永飞、通讯员曹金朝报道:绵绵冬雨,雾锁山川。11月下旬的一个夜晚,被中央军委授予“导弹发射先锋营”荣誉称号的火箭军某导弹旅发射一营,20多名老兵正在开展“绝技留军营”活动。突然,上级一道命令传来,全营官兵在急促的哨音中迅速集结……
夜黑雨紧,剑影寒光。随着这声哨音,上级对发射一营的年终军事训练考核拉开帷幕。黑色中,一辆辆发射战车在密林中穿梭转进,官兵们冒着雨完成野营部署、隐蔽伪装、占领阵地、导弹发射等10多个课目演练,对预定目标成功完成火力突击。
战罢归营,摆在一营官兵们面前的是一张“严苛”的成绩单:×号手撤收瞄准仪多做一个动作扣2分,×发射架占领阵地超时扣5分……
“以往年终考核,提前备考是常态,很多时候是临阵磨枪搞强化,今年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定地点进行无预告考核,虽然成绩‘不完美’,但考出了真水平,找到了薄弱项,心里更踏实了。”营长朱杰对上级的这次“夜间突袭”深有感触,征衣未褪,他便带着训练骨干连夜商讨补短之策。
作为创造了“百箭腾飞”辉煌的部队,该导弹旅发射场上始终坚持“不请本旅以外专家把关、不延长测试发射操作时间、不选择天气、不选弹挑弹”等“铁律”。今年,旅党委“一班人”在研究健全完善训练考核机制时发现,年终考核往往提前下发计划方案,造成“刻意准备”“临阵磨枪”“抽组尖子”等现象,影响了以考摸底、以考促训的质量效益。该旅领导说,坚持真训实练,更要真考实评,年终考核只有多几个“想不到”、少一些“提前准备”,未来战场才更有底气。
为此,该旅优化完善训练考评,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定地点”“分阶段、分单位、分专业”等办法,结合体系融合演练、要素合成训练、无预告战备拉动进行军事训练考核,从指挥控制、火力突击、战术运用、特情处置、后装保障等10余个方面,检验考量官兵战备意识、专业技能、心理素质等能力素质,拉单列表,量化评比,确保考出部队的真打实备能力。
就在“导弹发射先锋营”完成火力突击、快速部署转换的当天深夜,发射四营官兵也临机受命奔向考核场。在导调考核组、“蓝军”分队的双重考验中,他们先后处置道路受阻、车辆抢修、遭“敌”精确打击等15个特情,按照作战流程一路走一路打,连续实施多波次火力打击。考核过后,四营官兵大呼“过瘾”:“考为战、考即战,这样才有打仗的感觉!”
上图:该旅进行导弹发射。
王 杰摄
观考札记
考核应突破“应试思维”
■火箭军某导弹旅参谋长 杜玉飞
近观年终考核场,不由想起高考前的种种现象,有人期待“押题取胜”,有的坚信“临阵磨枪”。在这种“应试思维”影响下,年终考核难免会出现“重点准备”“舍短扬长”等现象,有时纵然取得好成绩,但用打仗的尺子量一量,心虚者大有人在。
我们常说,考场就是战场,但战场更是考场。依托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定地点的无预告拉动,全专业、全课目、全要素综合检验部队实战化水平,这种突破“应试思维”的考核才能真正把“练为战”“考为战”落到实处,才能让官兵摆脱“考为看”“考为比”的羁绊,真正让考核的“指挥棒”剑指未来战场,让部队身临其境感受打仗氛围,锤炼打仗能力。
考场即战场,考核便是试金石!在一次次贴近实战的考核中,也许分数变低了、问题增多了,但我们欣喜地发现,部队能力底数摸清了,新训法、新战法更多了,打起仗来心里也更托底了。年终考核不是收官之战,而是一道新的起跑线。前方征途上,还横亘着更多“雄关险隘”,或许那才是我们真正的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