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侧”打击相对于“力量侧”“信息侧”打击而言,属于不同性质的打击方式。“力量侧”打击指围绕着对敌兵力的消灭和物质器材的摧毁,注重兵力、兵器、火力、规模、队形、机动等力量要素的作战运用。“信息侧”打击指作战中根据信息的收集、识别、加工、传输等环节的机制特点,围绕着敌侦察预警、指挥控制信息系统等目标,充分运用信号、符号、密码等媒介属性进行信息阻塞、屏蔽、干扰和破坏等作战运用。而“心理侧”打击围绕对对方心理和精神目标的影响,注重说服、威慑、恫吓、欺骗、离间等方式的运用。20世纪后期至今,多场战争实践表明,现代战争方式正发生着急骤的转变,由原来攻城略地、歼灭敌有生力量,逐渐转变到注重心理和精神的征服,“心理侧”打击成为现代战争的常用手段。

  在现代战争中,作战方式造成的心理损伤比其物理损伤或火力杀伤更具有价值,因而“心理侧”打击注重现代作战的心理设计。如伊拉克战争,战前,美国就以重兵压境的方式,企图逼迫萨达姆流亡,动摇伊拉克的军心士气。战争爆发后,美军先后发动的“斩首行动”和“震慑行动”,通过大量的、密集的、精确的轰炸,以动摇或打击伊拉克领导层和军民的抵抗意志。在这种高强度和精确化的持续打击下,伊拉克指挥体系和防御体系陷入瘫痪,领导层很快失去了控制属下和组织防御的能力。

  “心理侧”打击强调充分分析目标对象的心理结构,把握其个性、气质、兴趣、爱好、能力和价值观等因素,探寻作战对象的心理弱点、心理敏感点、心理盲点等心理突破口。据称,美国早在海湾战争前就集中10多名心理学家,对以萨达姆为首的伊拉克政权核心人物的认知、情感、意志、生活起居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长期跟踪研究,比较准确地掌握了萨达姆疑心重、报复心强、情绪上喜怒无常等心理特点。研究人员能够根据萨达姆在电视讲话中眨眼的次数推测出其心情状态。在战争中,美军根据早已掌握的伊核心人员的心理特点,从中确定金钱收买、情感笼络、威逼恐吓等分化瓦解的具体方案,结果使众多伊高层人员在战争的关键时刻纷纷变节投降,使美军避免了一场残酷的城市攻坚战。

  “心理侧”打击不仅是强者对付弱者的手段,在某种条件下弱者也可以用之对强者进行反击。1992年12月4日,美军以“人道主义援助”和制止“种族屠杀”为借口,对索马里采取武装干涉。索马里临时政府领导人艾迪德与美军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1993年10月,就在美军特种部队准备用“黑鹰”直升机,把抓到的艾迪德派武装分子带出摩加迪沙时,就遭到艾迪德派武装的攻击,并击中一架美军直升机。这一震撼人心的画面被电视媒体播出后,对美国民众产生了强大的心理震撼,引起美国国会一片哗然。美国国内要求美军撤离索马里的呼声日趋高涨,克林顿总统不得不放弃对艾迪德派武装的军事打击,命令美军撤出索马里。

  “心理侧”打击注重打击方式的心理影响和效果,而不是单纯的物质摧毁或肉体消灭,它使现代战争作战目标的顺序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敌方国家指挥中心、军政领导人、官兵士气等成为优先选择的作战目标,而敌重兵集团、武器装备等传统重点目标则处于次要地位。

  (逯记选,作者系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副教授)

“心理侧”打击:现代战争常用手段

图文简介

在现代战争中,作战方式造成的心理损伤比其物理损伤或火力杀伤更具有价值,因而“心理侧”打击注重现代作战的心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