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一项清理太空及地球轨道垃圾的试验性任务宣告失败。其核心方案是,利用磁场中有电流经过会使物体产生运动的原理,通过一条700米长的电线,给高速飞行的太空垃圾通电,使其减速后坠落于大气层燃烧殆尽。但“鹳”6号机在向太空抛出缆绳的环节中失败,实验被迫中断。“鹳”6号机在结束所有预定动作后,于日本时间6日凌晨进入大气层焚毁。

  目前在轨的航天器,包括大量“太空垃圾”(资料图片)

  太空垃圾,“行走的杀手”

  太空垃圾,又称轨道碎片,主要指宇宙空间中除正在工作着的航天器以外的人造物体。它的来源非常广泛,如“退休”的卫星;报废的火箭助推器;宇航员作业时留下的航天服、工具铲、老虎钳、相机、牙刷;航天器漏出的固体、液体,以及航天器碰撞过程中产生的碎片,等等。

  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ODPO统计,截止到2016年10月4日,地球近地轨道范围内共有被监测的人造天体17817个,而最近的三个月就增长了88个,碎片增长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导致地球看上去就像被垃圾场包围了一样。

  “垃圾场”的后果,是一系列太空事故及潜在威胁。

  1983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与一块直径0.2毫米的涂料碎片相撞,导致舷窗被损,只得提前返回地球。

  1986年,“阿丽亚娜号”火箭进入轨道后不久便发生爆炸,形成了564块10厘米大小的残骸和2300块小碎片。这些密集的“弹丸”,后来直接造成两颗日本卫星失灵。

  2009年,美国铱星33通信卫星与俄罗斯废弃多年的宇宙2251号相撞,两颗卫星 “粉身碎骨”。

  2013年5月,厄瓜多尔唯一一枚卫星在升空后不足一个月,就与太空中火箭残骸相撞失灵。

  数据显示,为了规避太空事故,国际空间站平均每年进行规避飞行14次,每次规避飞行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需要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航天员必须暂停工作和试验项目躲进对接的载人飞船内,并且空间站机动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

  除外太空外,人类的生活也受到了太空垃圾的影响。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研究员都亨在此前的采访中表示,“由于地球外层大气的减速作用,每年都会有一部分太空碎片落入地球大气层。只是大部分都在坠落的过程中烧毁了,所以人们没有发觉。”

  1965年,美国宇航员爱德华遗失的手套,以时速近2.8万千米的速度在太空飞行。幸运的是,这只杀伤力大的手套,最终在大气层被烧毁。

  2007年,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安德森在太空行走期间,将一个635千克重的有毒氨水罐抛入太空。16个月后,这个电冰箱大小的太空垃圾坠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茫茫大海,没有击中过往船只。

  太空垃圾杀伤力有多大?科学家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直径1cm的铝球以10公里每秒的速度撞击所产生的能量与地面上速度为120公里每秒的小汽车撞击相当。一块微小的油漆斑点,在太空高速环境下撞击卫星,就可能引爆一场航天大国间的外交甚至军事冲突。10厘米的碎片碰撞将彻底摧毁一颗航天器。而目前太空中,最大的碎片体积可与一辆公共汽车相当。

  清理行动,技术刚刚起步

  太空垃圾隐患巨大已成为共识,各国都在开展试验和行动。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郑永春告诉记者,“目前,在空间碎片处理方面,主要是通过对碎片施加外力,降低轨道,使其进入地球大气层烧毁,但这种处理方式的技术要求高,费用也很高,且效率低。所以目前的策略,一方面是尽可能减少空间碎片的产生,比如要求卫星达到寿命后主动降低轨道进入地球大气层销毁,另一方面是加强航天器本身对空间碎片的规避和防护。”

  美国提出了太空碎片清除系统,通过把大气气体脉冲发射到目标碎片必经路线上,增加太空垃圾的摩擦力,令其下降坠落到地球大气层里。

  澳大利亚尝试用激光处理垃圾。都亨介绍,激光处理主要是利用激光推动空间碎片,使其偏离轨道,或减速,最终跌入大气层。

  2016年6月,中国在长征七号的首次发射任务中,搭载“遨龙一号”空间碎片主动清理飞行器。“遨龙一号”装载了一台机械臂,模拟抓取废弃卫星和太空碎片,并具有将它们带到大气层烧毁的能力。

  瑞士航天中心正在研发一种超快仿生手臂。按照该计划,把这种特制的机械手臂安装在卫星上,捕捉并回收航天器碎片,最后带着它们一起冲入大气层焚烧殆尽。这种机械手臂的特点是“超快”:能在0.05秒内抓住各种不规则形状的抛掷物。这种太空垃圾清扫卫星预计需要3至5年时间达到实用水平,首颗卫星的研发及发射费用共计约1000万瑞士法郎(约合1092万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上面提到的推移离轨、捕获离轨等各项清理技术都仍在起步和试验阶段,到底哪些方法能够奏效,还需更多实践和时间。

  技术之外,还需规则

  现行的技术手段不能及时、有效地清理垃圾是当前现实。要真正解决太空垃圾难题,技术手段之外,还需规则。

  太空垃圾剧增的背后是各国对太空空间位置的争夺。空间的轨道位置,尤其是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其实是非常有限的。航天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健表示,合理有效分配太空位置需要国际合作,按需求和可能优化,也有必要考虑如何用好当前看来“不太好的轨道位置”,开源节流。

  郑永春分析认为,“处理太空垃圾主要问题还是监测和回收,现在大型碎片可以监测起来,但数量更多的小型碎片还没有很好地监测,所以还需要全球联手、国际合作,发挥各国优势,建立空间碎片监测和数据共享系统。”

  为解决太空垃圾难题,目前国际组织订立了几项原则。包括:飞行器寿终正寝后,有能力离轨即离开有用轨道,到没用的地方去;对已编号的全部碎片,要进行全程跟踪,目的是让航天飞机、空间站、卫星对较大碎片进行避让;在飞行器设计的时候,应考虑如何针对小碎片碰撞进行有效防护等问题。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的原则仍面临许多问题。有声音认为,有能力移除空间碎片的国家,就有可能摘除别国的航天器,从而威胁太空安全秩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太空垃圾的清理。

  目前,世界各国对太空垃圾当道的空间现状多有认识,各项清理工作和尝试已经开展,但毫无疑问的是,清理探索还只是刚刚开始,人类还有一系列的技术及规则难题需解决。(光明网记者宋雅娟)

  (部分资料引自中国科普博览、新华社)

日“清扫行动”失败 太空垃圾清理有多难

图文简介

但“鹳”6号机在向太空抛出缆绳的环节中失败,实验被迫中断。“鹳”6号机在结束所有预定动作后,于日本时间6日凌晨进入大气层焚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