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27日电 “Power+中国餐后血糖优化管理项目”2016年项目总结会暨2017年项目启动会6月27日召开,该项目于2016年首次启动,突破传统糖尿病管理模式,创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终端技术手段,为糖尿病管理引入了“移动健康管理”的新思路。人民网记者在现场采访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晓蕙,她介绍了当前我国糖尿病患病情况、餐后血糖的管理意义以及“Power+中国餐后血糖优化管理项目”带来的改变。

郭晓蕙介绍,当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大概在9%-10%左右,在40岁以上的人口当中,患病率可以达到10%以上,60岁以上的人口则达到15%-20%。

“糖尿病最大的特点是伴随终身,患者无法分泌出足够多的胰岛素对血糖进行控制。目前,还没有治疗办法能够把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状况完全治愈,若想控制病情,就需要生活方式的改变。”郭晓蕙语重心长地指出,造成患糖尿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生活方式不当,吃得太多、动得太少的现象仍然存在于广大人群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健康观念亟待改变。

测量空腹血糖对于广大群众并不陌生,但是否需要测量餐后血糖呢?郭晓蕙认为,有患糖尿病风险的人,比如身体较胖、有家族病史、既往有妊娠糖尿病等人群,还应该测量并关注一下餐后血糖,因为在没有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时候,可能餐后血糖已经出现较高水平,如果不通过检查是察觉不到的。有观点认为,餐后血糖受影响的因素很多,不能够以此为依据进行治疗,实际上这需要分类去看,比如空腹血糖控制的很好了,就必须要看看餐后血糖。当然,考虑餐后血糖高低的时候还要考虑当天的进食情况、心情因素等更多、更复杂的因素。一般规范的测量餐后血糖的时间点,是以吃第一口东西为起点计时,到之后的两小时。

对于“Power+中国餐后血糖优化管理项目”,郭晓蕙评价其重要的价值在于“医生的始发性”。她认为,医生作为这个项目的“始发点”,在治疗病人的同时,还帮助病人管理病情。比如患者在病房住院的时候,医生给予患者治疗、及时就患者的个体差异为患者调整治疗方案,在患者出院的时候,如果愿意继续让医生帮助自己管理病情,就可以加入这个项目;比如在诊室里给病人开处方药以后,病人要是希望医生再帮助其监测血糖,也可以加入项目,所以是医生邀请患者。患者不仅是在诊室里感受到医生的帮助,甚至在离开诊室后依然能感受到有医生在帮助他。(曾璇)

测量餐后血糖 计时应从吃第一口食物算起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