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而情绪高涨,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什么都能搞定;时而迷失而消沉,高度怀疑自己存在于这个世上的意义,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这种“情绪过山车”对于普通人来说很难理解,而对于双相障碍患者来说,却经常会在这种情绪的两极之间摇摆。

研究显示,双相障碍是一种自杀率极高的心理疾病,同时由于社会对于这种心理障碍的认知率很低,很多患者一直被误诊,或者完全没有得到规范治疗。

又抑郁又躁狂,自杀率是普通人十倍

提起梵高,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位有着精神疾病的天才画家——他患的就是双相障碍。为加强大众对双相障碍的认知,国际上将每年3月30日梵高的诞辰定为世界双相障碍日。

双相障碍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首次多为抑郁发作,往往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活动过度;抑郁发作时,则会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

双相障碍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低诊断率和低治疗率的特点。深圳市康宁医院副院长荣晗教授介绍说:“这种疾病的危害非常大,主要体现在它的高复发率、高自杀率和高共病率。疾病中有超过90%的患者反复发作;它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巨大损害,最恶劣的后果就是高自杀率,患这种病的人自杀率是普通人群的10倍。”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中25%~50%曾有过自杀行为,而11%~19%自杀身亡。

发病高峰集中于青少年时期

和很多精神障碍一样,双相障碍发病有内因和外因。内因与遗传有关,其遗传的贡献度大概在70%~80%。

而与其他疾病不同的是,双相障碍发病年龄高峰集中在15~19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院长王刚教授介绍:“双相障碍相对于抑郁症有一个特点,起病时间平均比抑郁症患者早十年。临床用一个单一的指标,能让医生高度关心这个人是不是双相障碍,就是年龄。”

王刚提到双相障碍防不胜防。那么哪些孩子患上双相障碍的概率更大呢?王刚提醒:“有这种家族史的人要多关注,特别是青少年时期。”

然而,15~19岁的孩子出现叛逆属正常现象,怎么去区分青春期的叛逆是不是双相障碍呢?

荣晗表示:“要根据症状来判断。对这类孩子,我们需要对他进行非常详细的精神检查,并会询问其家族遗传病史,以及观察孩子精力旺盛的程度,还有其他相关的影响因素等,综合鉴别躁狂的表现。”

治疗困难,但明确可治愈

“目前来说,双相障碍的治疗很多时候不够规范,往往被医生误诊,治疗难度也比抑郁症大。”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双相障碍协作组组长方贻儒教授表示。

不过好消息是,双相障碍是一个可以明确被治疗好的疾病,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让患者回归社会。方贻儒介绍说,目前临床上针对双相障碍有一类治疗药物,叫“心境稳定剂”。此外,还有包括电疗、磁疗在内的物理治疗以及心理治疗。他强调:“在整个双相障碍治疗中,心理治疗非常值得重视。很多双相障碍病人,往往会有一些人格的问题,包括人际交往中的问题,这种问题有时候靠药物很难达到非常有效的效果。只有结合心理治疗,才会使病人认知自己的状况,改变自己的一些行为模式,从而有效治疗双相障碍。”(记者 黎蘅 何家)

警惕双相障碍——青少年的“撒旦”情绪病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