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春季健康,在关注起居、饮食、药物等与养生的同时,不要忘记精神调养。中医指出,老人春季养生要遵循天人相应,顺应一年四季气候变化规律和特点,合理调整四季睡眠与养生,以加强人体适应自然的能力,同时还要重视精神调养。

  节后老人易患“节后孤独症”

日前,远在上海工作的谢先生接到老父亲身体抱恙的电话,立即飞回成都,将父亲送去就医。医生问诊后,称谢大爷患上了“节后空巢症”。原来,谢先生是家中的独子,多年在上海工作,老父亲一直不愿生活多年的故土,常年独自一人在成都,一年相聚时间很少。春节后,谢先生带着妻儿离开,同时带走了家中喜庆、轻松的节日氛围,谢老爷子无法适应节后的孤独,连续几个晚上老睡不着,血压也升高了,还伴有心慌、胸闷等身体不适的状况,以为自己患上重症,忙给儿子打电话。

针对谢大爷的情况,记者特意咨询了市四医院心理专家何江军。“大假过后,子女一定要关注家中老人的心理健康。”何医生表示,尽管春节假期结束快一个月了,但像谢大爷这种状况的空巢老人并不少见,老年人无法适应从“热闹”到“冷清”的落差,“独守空房”很容易诱发一些疾病,产生心理障碍和抑郁,“为了让老人节后不孤独,还需老人和子女共同努力。”何医生说。

  子女是医治老人孤独的“灵丹妙药”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些心理问题的发生与春季千变万化的气象因素相关,春季是各类心理疾病的多发季节,发病数约占全年的一半。春节假期后,空巢老人的情绪管理更值得关注。何江军解释,老人如果长期处于孤独、压抑的心理状态,容易患焦虑和疑虑的情绪。也容易产生躯体症状,最常见的就是消化道方面的相关症状,如吃不下饭、腹涨、消化不良。

“子女的关心和牵挂,是医治老人内心孤独最好的灵丹妙药。”专家建议,子女要给予老人更多的关爱,把父母放在心上,多理解父母的思念之情。平时,子女一定要多给老人们打电话,多一点关心与交流。与父母唠唠家常,讲讲自己的工作、生活,多听老人说说家里的事情。此外,教父母使用智能手机,通过微信、视频聊天与他们多交流,消除老人的孤独感,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关爱和温暖。

  建立社交圈活出晚年的风采

“解铃还须系铃人,空巢老人要学会自我调节。”何医生认为,老人本身也应积极控制好情绪调整心态,正确面对子女和自己分隔两地的事实,找回自己的兴趣爱好,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尽快度过心理波动期。

英国诗人弥尔顿双目失明后曾说过:“心,乃是你运用的天地,你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国。亦可将天国变成地狱。”老人要学会自我调适,尽快恢复之前的生活状态。一方面老人要有心理准备,子女们上班是不可改变的现实,调整心理,尽快回归到平日的生活状态中。同时,老人要培养兴趣爱好,找寻属于自己的乐趣。在家里可以养养花草、品品茶、练练书法、看看书。空闲时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和社会交往,走出相对封闭的生活空间,建立自己老年社交圈,转移注意。跳广场舞、外出散步、与其他老人聊聊天,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进而冲淡“孤独感”。

  老人交流有技巧

随着居家养老服务的迅速发展,一些空巢老人备受社会关注。志愿者除了提供做饭,打扫等服务外,还陪空巢老人聊天。无论是志愿者还是子女,在与老人沟通交流时,应该选择哪些话题,又有什么禁忌话题呢?

俗话说“人老话多,树老皮多。”何医生表示,老年人唠叨是记忆力衰退的表现,这时候不要嫌弃,即使不喜欢听,也要装作在认真听,并不时回应。同时,老人常常喜欢讲一些让人感觉过时、老套的观点。作为子女,千万不要正面去批评,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建议像哄小孩一样。即使观念非常落伍,也要委婉指正。此外,每个老人都喜欢忆苦思甜。建议多和老人聊一些他们的过去,说说过去的日子。

当然,最重要的还有一点,让老人开心就不能聊不开心的事。例如,面对一个高龄老者,应多说过去,少聊未来。多讲讲子女的孝心和孝顺,少聊些孩子们的不足。(记者 邓婧)

“老人空巢症”不可小觑:既要养身又要养心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