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季来临,关注“肥胖”又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然而,众多“肥胖大军”人群即使开始努力减肥,却未必心想事成。不少人觉得自己明明已经吃得比以前少了,却还是没减多少肉,纷纷怀疑自己是否属于“易胖体质”?在今年的上海“滴水湖论坛”暨“肥胖病现代概念及临床新技术”交流发言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内分泌科主任魏丽主任医师介绍,发胖风险往往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分不开。最新研究表明,常见于饮料瓶等塑料制品中的化学物质双酚A会增加肥胖、胰岛素抵抗、Ⅱ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此外,很多人习惯吃饱了饭再喝汤,这样的进食顺序,不论是从热量还是内分泌角度来看,对于一个想要减重的人来说,都相当不利。

双酚A可增加 肥胖、Ⅱ型糖尿病 患病风险

多数人觉得身体发胖是因为饮食不注意、或者是运动量太少所致。魏丽主任医师对此表示,除了生活方式外,污染物同样也能增加发胖几率。她介绍说,有研究表明,长期使用含高水平双酚A的普通塑料容器,或工作中时常接触到高浓度双酚A,会增加肥胖、Ⅱ型糖尿病、低度蛋白尿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代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

据介绍,双酚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制造的化学物质,婴儿奶瓶、饮料瓶等塑料容器和包装中经常含有这种物质。研究发现,双酚A暴露水平较高者Ⅱ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显著增加达37%,较高水平的双酚A暴露使全身性肥胖患病风险增加50%,腹型肥胖患病风险增加28%,胰岛素抵抗患病风险增加37%。当人体双酚A暴露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增加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的患病风险。魏主任对此提醒,应尽量减少食用塑料包装的食品,避免塑料水杯的反复使用、塑料微波饭盒的加热,在购买婴儿奶瓶时,最好选用玻璃或不含双酚A的奶瓶。

目前,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30.1%,肥胖率为11.9。魏丽主任表示,病态肥胖除了可以引发多种代谢性疾病,由于社会偏见影响心理,不少肥胖者还会出现抑郁症,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

据了解,医学上诊断肥胖的标准目前最常用的是体重指数简称BMI,即体重/身高/身高(kg/m2),正常人群应该保持在20到23之间。当人的BMI超过24时,患高血压的危险就是正常人群的3至4倍,患糖尿病的危险是正常人群的2至3倍;超过29时患冠心病的危险明显增加;BMI突破30时,患上述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将提高10倍。

要减肥先改变先饭后汤的进食顺序

魏丽主任表示,对于想要减重的人来说,理想的进食顺序应该是先喝汤,再吃菜,最后吃饭。“进食的顺序要同时考虑食物对内分泌的影响。如果一开始,就先扒了一堆饭或是米面淀粉类制品,不仅容易吃下过多的热量,而且这些精致的米食吃下去,血糖很容易快速上升,就会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

她指出,胰岛素大量分泌,可以降血糖,却也容易让体内的脂肪堆积,因此,吃完蔬菜后,不妨先吃肉或是其他蛋白质食物,最后再吃饭,而且最好是糙米饭。吃完饭后2-3小时可适量吃些水果,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水果甜度高,且里面含的都是容易吸收的单糖,若是空腹吃,也容易刺激血糖快速上升,并不利于减重。

魏主任提醒,进餐时不应该同时看电视、看书、看报,这样容易导致进食过量。由于食物只有在充分的咀嚼下,才能被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因此吃饭时还需细嚼慢咽。如果长期进食速度过快,在加重肠胃负担的同时,因为大脑还没有接收到已经吃饱了的讯息,还会导致进食过量,从而更加容易发胖。

减重手术让食物走“捷径”

“多数单纯性肥胖且无其他疾病的患者通过代餐治疗,改变日常不良生活方式,都能在一个月内成功减重。”魏丽主任说道,但对于那些BMI指数大于32的重度肥胖者来说,即便控制饮食和坚持运动,也收效甚微,而且容易反弹。针对这部分人群,微创减重手术开始逐步走入他们的视野。魏主任说道:“既然导致人肥胖的原因无外乎吃得太多、吸收太好或者两者兼而有之,那么减重手术自然是反其道而行之。”

据了解,经胃部“改造”后,患者的饱胀感明显增加,可有效减少进食,同时,肠道营养吸收也受到一定的抑制,从而根本上遏止了肥胖继续发展。另外,紊乱的胃肠道内分泌功能也得以有效调整,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也因此从源头上得到了控制。

魏主任提醒,由于手术会影响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吸收,因此除了正常的饮食,患者术后还需要补充维生素片,特别是需要补铁;病人容易出现脱发、全身无力等蛋白质缺乏的表现,因此术后两个月后病人要注意高蛋白饮食,或通过蛋白粉补充。“当然,做了手术并不意味可以随意吃喝,一定要合理控制,否则胡吃海塞,由于消化系统的代偿调节,胃还是可能会增大的。”(吴瑞莲)

(医学指导: 魏丽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内分泌科主任,健康医学院教授) 

先吃饭还是喝汤?吃饭顺序可能决定你的体重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