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后,他们的吃喝拉撒睡就成了全家关心的头等大事。但有的时候,过度的关注和焦虑不仅不利于宝宝健康成长,甚至会影响到家长的身心健康。
最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主任医师邵洁就遇上一个为孩子吃饭操碎了心,最后焦虑成疾的新手妈妈。
这个妈妈三十多岁,宝宝三个多月大。前三个月,宝宝胃口很好,每隔2~3小时就要喂一次母乳,每次吃120~130毫升母乳。这样喂了三个月,宝宝养得白白胖胖,全家人看着都欢喜。
但三个月后,妈妈发现孩子的食欲大不如前了。喝奶的间隔延长到3~4个小时,奶量也减少了近一半。妈妈担心孩子营养不够,就在孩子还没睡醒,迷迷糊糊的时候强行给他喂奶。孩子虽然在睡梦里吃了奶,但睡醒后更不愿意进食了。
眼看着孩子食量下降,生长速度减慢,妈妈着急地带着孩子来找邵洁。邵洁首先给宝宝量了身高,测了体重,检查了各项指标,结果发现每项指标都在均值以上。也就是说,孩子的成长发育棒棒哒,一点问题也没有。她告诉这位新手妈妈,三个月内宝宝生长最快,食量也大;当体重增长到一定程度身体会自动调控,生长速度会变慢,食量也有波动,这是正常的现象。“三个月前,妈妈要做到‘按需喂养’,孩子饥饿引起哭闹时及时补喂就可以了,不要强求喂奶的次数和时间。三个月后,要逐渐建立起规律哺喂的良好习惯。”
可是,这个妈妈怎么也听不进去医生的专业建议。她坚持自己宝宝出现发育不良,担心宝宝吃得太少。交流下来,邵洁觉得宝宝没啥问题,倒是妈妈情绪不对头,需要尽快干预。她建议,暂时让家里其他人来带养孩子,妈妈要尽量休息,尽早去看医生。后来,这位妈妈被心理科医生诊断为产后抑郁,住院治疗了一个多月。邵洁再次见到她时,她脸色红润不少,从前的焦虑情绪也消失了。
邵洁说,现在的年轻父母健康意识强,非常注重孩子早期的喂养问题,但没有理解什么是均衡合理的营养。比如家长给孩子吃很多贵价水果,不仅没有多大必要,甚至会导致糖分摄入过高,增加今后得糖尿病的风险。
(
记者 张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