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药物对孕中晚期的乙肝孕妇进行抗病毒治疗,对孩子的生长、智力发育等没有影响,具有长期安全性——南京市第二医院妇产科韩国荣团队这一重要研究成果,近日在世界著名学术刊物《病毒性肝炎杂志》上发表。不仅相关研究证据被写入中、美等多国肝炎防治指南,相关阻断病毒药物日前也因此被列入我国医保目录。

中国成人慢性乙肝中,50%患者的乙肝病毒来自母婴传播,因此,进行母婴阻断是降低中国慢性乙肝、肝硬化及肝癌发生的重要路径。韩国荣告诉记者,中国每年有100万乙肝孕妇分娩,虽然婴儿出生后进行免疫注射,但对乙肝病毒(HBV)复制活跃的孕妇或并发肝炎的孕妇而言,免疫注射并不能完全阻断成功,仍有10—15万新生儿因免疫失败而感染。2007年起,她带领团队,通过药物“替比夫定”,对上述高危孕妇进行孕中晚期抗乙肝病毒治疗系列研究。临床研究显示,孕期抗病毒治疗能明显提高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率。

在孕中晚期服用抗乙肝病毒药物,准妈妈们最担心的是:药物会不会对婴儿的发育产生影响?此前的临床研究中,对于“替比夫定”治疗者的婴儿随访最多只到1岁。韩国荣团队将随访研究延长至5岁,通过对214例儿童0—5岁各年龄段的头围、身高、体重、畸形率和患病住院率的长期观察,并随机抽取100例进行丹佛发育筛查测试(DDST)。结果显示,214例儿童不仅无一例发生HBV感染,而且均产生有效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生长发育标准与同龄正常儿童比较无明显差异;在1岁后的长期随访中,仅有2例先天异常,先天异常率0.934%,与中国儿童人群出生缺陷率比较无差异。100例幼儿中有92例父母同意进行DDST实验,合格率为97.82%(中国儿童DDST合格率约为92%)。

2012年,韩国荣团队又与和美国纽约大学合作,在中国进行了“替诺福韦酯”(另一种抗乙肝病毒药物)母婴阻断研究,获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和近期安全性,研究成果于2016年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这一成果让慢乙肝孕妇又多了一个治疗药物选择。”韩国荣说。

韩国荣团队持续多年并取得重要成果的研究引发世界关注,其发表的“抗病毒药物在母婴阻断方面的应用”不仅被欧洲和亚太地区肝病防治指南引用,也被中国、美国等国肝病防治指南引用。世界著名《病毒性肝炎杂志》近日进行了全文刊登。

基于上述重要研究成果,我国近日正式将“替比夫定”“替诺福韦”两种药物列入医保目录。“这将有利于惠及更多需要干预的孕妇,对我国乙肝防治将产生重要影响。”中华感染病学学会相关专家如是肯定。(记者 顾小萍)

孕妇服用抗乙肝病毒药物不会影响婴儿发育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