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毒蘑菇,最好的方法当然是不要食用来路不明的野蘑菇。但是如果实在是好奇或者生存所迫需要判断野蘑菇有没有毒,林文飞教了一个比较简便的判断方法:就看一朵蘑菇是否有菌环和菌托,如果同时有这两个构造,这朵蘑菇有毒的比例很高。 林文飞 手绘
灰盖鹅膏菌
最近,毒蘑菇有点猖狂啊!
上周末,来自贵州的三个大人、四个孩子因为毒蘑菇中毒被送到了重症病房;还没过两天,又有一对浙江浦江的夫妻,因为吃了毒蘑菇被送到了浙大一院,前天浦江县红十字专门组织了献血队伍,赶到杭州为他们献血救命。
每年的5月到9月,浙江省大部分地区温度较高、雨量充沛,适宜野生菌生长,也是食用野生菌中毒的高发时期。根据浙江省疾控公布的数据,近3年来,浙江省11个地市均有食用野生菌中毒的事件发生,其中温州永嘉、金华永康、杭州临安等都报告有死亡病例。
省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切勿食用自行采摘、来历不明或未经驯化的野生菌;同时应谨慎食用市售的野生菌,因为即使是可食用的野生菌,也可能存在未知的毒素。
赶紧赶紧,我们来好好认识一下毒蘑菇。
裂皮鹅膏菌(剧毒)
误食毒蘑菇的症状
是典型的DNA损伤症状
我省发生的几例中毒事件,主要由两类毒素引起:最致命的、能引起肝肾毒性的多肽类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以及能引起胃肠炎毒性的毒素。
多肽类鹅膏和鬼笔毒肽等蘑菇毒素,主要存在于鹅膏菌、褐鳞伞和盔孢伞菌中,目前在杭州市区和周边的临安、温州的永嘉等地已发现此类剧毒蘑菇。
曾有人问美国科普漫画家兰道尔·门罗:“如果一个人体内的DNA突然消失了,那么他还能活多久?”
门罗从理论上给出了解读外,还特别说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蘑菇中毒,来对失去DNA的后果有一些比较准确认识。”
去年,造成温州永嘉一家六口死亡悲剧的毒蘑菇鹅膏菌,也是杭州市区常见的毒菇。
这是一种低调的白色小型蘑菇,看起来低调无邪,但它却有“死亡之帽”的称号。如果我们被告知不要吃野外找到的蘑菇,剧毒鹅膏菌的存在,就是原因之一。
如果你吃了几个甚至一个剧毒鹅膏菌,可能起先的24小时里毫无感觉。到了夜里或者第二天早上,你会出现类似肠胃炎的病症: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鹅膏菌中毒最吓人的是病程进入“行尸走肉”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毒者感到症状缓解,似乎感觉不错,但此时你身体中的细胞正在累积不可逆的致命损害。
鹅膏菌含有多肽类鹅膏和鬼笔毒肽等蘑菇毒素,会侵入用来从DNA读取信息的酶,扰乱酶的正常活动,使得细胞无法按照DNA信息进行活动。
多肽类鹅膏和鬼笔毒肽会对任何吸收它的细胞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这种毒素的致死原因一般是肝衰竭或肾衰竭,因为这些敏感的器官是毒素最先聚集的地方,致死率基本上是100%。
这正是典型的DNA损伤症状。
黄粉末牛肝菌
毒蘑菇会变异
美味牛肝菌也可能有毒
“事实上,蘑菇中的毒派,只是菌类中的一小部分。”昨天,浙江大学生物实验中心(大型真菌标本实验室)的林文飞老师告诉钱报记者。
有一种理论认为,毒性是蘑菇进化的结果,有毒是为了阻止天敌捕食。
但英国生物学家帕特里克·希基教授用挑选出的蘑菇(其中有一个是有毒的),“请”一只鼻涕虫前来,做了一个小实验。
鼻涕虫观望、尝了一圈后,停留在黄金菇上——这是人类出了名的毒蘑菇。但是鼻涕虫看起来并不在意,它把菌褶当成了美餐。“所以这证明了,毒蘑菇恰恰愿意被吃掉。”帕特里克说。
林文飞也赞同,毒蘑菇的概念,是会变化的。“蘑菇的生境(生长环境)发生变化,它体内的化合物会变化。”
省疾控总结了一些中毒的原因——像人一样,野生菌及所含毒素会变异,以往毒素含量较低的被认为可食用的野生菌,由于某个时间段因生长环境的差异,毒素含量突然增高而导致中毒。
省疾控提供的调查结果显示:去年吃了毒蘑菇鹅膏菌导致死亡的温州永嘉一家人,往年也有食用,并没有出现剧烈反应。
刻鳞鹅膏菌
人的个体差异,也会对毒蘑菇有不同的反应。即使是已经驯化成为人工养殖且商品化的野生菌、或者被公认的可食用的野生菌,也可能含某种毒素。
此类毒素存在个体差异,会导致部分不耐受人群中毒。如青头菌,肠胃不好的人群食用后容易引起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某些牛肝菌或者鸡纵菌,对部分人群会引起头痛、虚汗甚至幻觉等症状。
人的饮食习惯也会有影响。如未炒熟或者没有焯水以减毒的牛肝菌引起的中毒;如喝酒加速毒素溶出与吸收导致中毒的毛头鬼笔和墨汁鬼笔等。(通讯员 江歆 记者 章咪佳 张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