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里的故事

心衰导致他心慌、喘憋,甚至走路没劲儿

“通络”治疗后,他走路再也不心慌憋闷了

□本报记者 向然

  “不输液爷爷”要出院了

快要出院了,赵老先生在儿女的陪伴下,下楼去超市买了些日用品,又自己走回来,不坐电梯,慢慢走上了三楼。“这一趟下来虽然有点儿累,不过走路已经不喘了。”赵老先生乐呵呵地说。

赵老先生快70岁了,在20多天前刚住院时,就是被人搀扶着,在楼道里走50米都喘得难以呼吸,更别说要自己上下楼、逛街遛弯了。原来,赵老先生心脏不太好,大约在19年前就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传导阻滞、心衰等疾病。之前赵老先生由于心律失常上过心脏起搏器,也一直服用着治疗心衰的药物,但心衰的症状却没有太大改善,一直心慌、气短、喘憋、走路没劲儿,腿还有水肿,晚上睡觉都不能平躺着。

就在大约半个月前,赵老先生的上述症状突然加重,遂被家人送到了医院。经诊断,赵老先生这些不适症状都是由心衰引起的。不过,诊断明确该用药的时候,赵老先生提出,他只吃中药,不输液。他认为,自己该吃的西药都已经吃上了,不需要再加其他,再用药就是用中药来调了。医生与赵老先生反复沟通,但倔强的他仍然坚持只用中药。尊重赵老先生的意愿,医生仔细为其进行辨证,认为他是属于气阴两虚、络虚不荣、心络瘀阻,为他开具了相应的益气通络活血、利血消肿的中药汤剂。

经过持续的用药、调方,赵老先生心慌、喘憋等心衰症状终于得到了改善。他逢人便说:“今后再也不怕走路了!”

  中药通络、益气、活血帮助改善心衰症状

统计显示,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慢性心衰等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针对这些血管病变所带来的健康困扰,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的医疗团队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的带领下,继承发扬中医传统防治心血管疾病理论与用药经验,形成中医脉络学说,并以此为指导,对心血管疾病开展治疗。吴以岭院士表示,对于心力衰竭尤其是慢性心力衰竭,目前还不能被治愈,而且西药治疗的效果也不太理想,因此建议根据实际病情,辨证配合中医药治疗,帮助改善症状。

依据中医脉络学说,吴以岭院士认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应当从气分、血分、水分把握其发病病机演变规律,并提出了“气血水同治分消”的治疗原则,制定了“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治法,经循证医学临床研究证实既可改善患者心慌气短、不能平卧、尿少浮肿等症状,又可以增强心脏射血指数,显著降低患者死亡和再住院率,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心衰原因多,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出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一个缓慢的发病过程。典型的心衰病人有呼吸困难,在活动后或在夜间平卧时出现呼吸急促、胸闷、憋气症状,严重者休息时也感觉呼吸困难,有的还伴有下肢水肿尤其是脚踝部先出现,肝大、上腹部压痛、口唇发紫等。遗传以及患有冠心病等其他疾病都有可能诱发导致心衰。因此,吴以岭院士提醒,诊断心衰是治疗的前提,患者最好遵循医生的建议,通过心电图、冠脉造影等相关检查帮助明确诊断、查明病因。

另外,无论是心衰还是其他疾病,都应遵从医嘱用药治疗,而不是自己给自己“开药方”。就拿赵爷爷来说吧,他的确通过吃中药改善了心衰症状,但也要看到,没输液的赵爷爷之前长期服用的一些治疗心衰、改善供血的西药从没有断服过。吴以岭院士建议,像心衰等心血管疾病,不妨在医生指导下,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各取所长,帮助症状改善、疾病控制。

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是河北省唯一中医心血管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络病重点研究室及络病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由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教授创建,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贾振华教授和"京城名医"美国哈佛医学院博士后杨水祥教授共同带领下,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衰,形成了科室在治疗血管病变方面的中西医结合独特优势。

同时该科与北京阜外医院联合成立了“北京阜外-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诊疗基地”,阜外医院专家长期在以岭医院出诊,联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心律失常射频消融、起搏器安装等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奠定了以岭医院在中西医结合诊疗心血管重大疾病的国内领先地位。(向然)

50米的路他走不完,下楼遛弯更不敢,为啥?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