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热在三伏”,今年的三伏天共40天,7月17日交“初伏”,到8月25日“出伏”。“三伏”虽热,但是也是养生保健的黄金时间,除了适度流汗,借助刮痧、拔罐等传统方法来排解三伏天暑湿之毒外,在饮食调养上,还可遵循清暑祛火、多酸多甘等原则,以舒适度夏,常喝“三豆汤”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清凉饮食“三豆汤”

三豆汤中,绿豆、赤小豆起清热解暑、利湿的功效,黑豆则健脾补肾。绿豆和赤小豆都是寒凉之物,黑豆的加入,对它们的寒凉性有一定的抵消。因此,三豆汤不仅能清热除暑,还能健脾利湿。这样一来,体质一般的人经常食用适量的三豆汤,就不会给脾胃功能带来不利影响。对于消化功能特别弱的人,可在三豆中加入适量大米,熬成清粥食用,也有清热健脾的效果。

材料:绿豆、赤小豆、黑豆各20克,冰糖适量。

做法:1.将豆子洗净,清水浸泡1个小时;2.将三豆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煮1个小时。待豆子开花后,放入冰糖继续煮5分钟即可。放凉后连汤带豆一起食用。

提示:1.老人、小孩、肠胃不好的,可用红糖代替冰糖。2.三豆汤一周可以喝两次,三伏期间喝最好。

饮食宜清淡 

补水是重中之重

夏天出汗多,所以要特别注意补充水分。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天气太热,会减弱食欲及肠胃消化功能。所以,当胃口不好时,粥类是不错的选择。”郑州市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张宏表示,粥类易于消化,既能补充水分,还能快速补充血糖和能量,是消暑的最佳主食。此外,夏季用茶代替冰饮也是很好的选择,温茶能降低皮肤温度1℃~2℃,而冷饮只能使口腔周围变冷;喝茶者感觉清凉舒适,渴感全消,而喝冷饮者,周身不畅,渴感未消。

同时,由于夏季热湿气重,不适合吃得过于荤腥油腻,对于一般的人,三分荤七分素比较合理。所以,应尽量多吃青菜,如各种豆类、瓜类、小白菜、香菜等。既可以凉拌生吃,也可放少许瘦肉丝炒熟吃。

起居莫贪凉 

室内外温差8℃

预防中暑是大家首先想到的问题。很多人一到夏天喜欢开着空调裹着棉被睡一整夜,但是,室内外温差过大,会使全身毛孔闭合,体内热量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脑供血不足,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史的人更容易发作“热中风”。而开空调关窗户,会导致室内空气混浊,这样的环境中若睡一整晚,对人身体不利。

因此,睡眠期间,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凉爽而把空调温度调得过低。空调温度应控制在26℃~28℃,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8℃。空调运作时,尽量避免送风口冷风直接吹着头部。同时应定时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运动防中暑 

桑拿天宜静不宜动

“三伏”之所以难熬,是因为这个季节的气温高、湿度大、风速小,所以炎热异常。但有些热爱锻炼的人,迷信“夏练三伏”的说法,却非要抓紧这40天好好锻炼。一些女性还希望在三伏天疯狂运动一把,出一身汗以利于减肥。其实,炎热的伏天锻炼身体,必须要控制好强度,以免在运动过程中身体产生不适。

“伏天运动,一旦出现大汗、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等中暑的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迅速离开热环境,在阴凉处休息、饮水、降温。若症状不见好转,则应立即就诊。”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六病区主任张建卿指出,更勿在密不透风的室内进行运动,最好选择在户外运动,但每次不宜超过一个小时。高温情况下,每运动20分钟左右就应休息一下。如果恰逢连日的“桑拿天”,最好暂停运动,以免诱发疾病。(记者蒋晓蕾)

“三伏天”是养生最佳时节: 饮食清淡莫忘补水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