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黑衣壮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图片)

《广西黑衣壮族人群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自然科学二等奖)

《广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研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不少去过泰国旅游的广西人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语言上来说,不少泰语居然和壮语有相似之处。

是不是壮族和泰国泰民族之间有什么联系?广西民族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曾从分析壮族与泰族在语言、文化、服饰、生活习惯等诸多相同之处,提出了“广西壮族与泰民族有共同祖先”的设想,但苦于没有遗传学上的证据。在尹瑞兴教授主持的“广西黑衣壮族人群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则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成果。

专家们研究主要对象是广西黑衣壮族人群。黑衣壮族是广西特有的少数民族亚组,其生活形态在壮族各支系中保留得最完整、最原始,被人类学家称为壮族的“活化石”。专家在人类分子遗传学上研究发现,黑衣壮族是泰老民族南迁途中遗留的群体。

而在“广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研究”中,专家则发现,广西壮族常见的基因型——Viangchan变异型是壮族人具有特征性的G6PD缺乏基因型,也是泰国人常见基因型,为“壮族人与泰国人有共同的祖先(古代骆越民族)”提供了遗传学的佐证。

当然,这只是研究中有趣的一面。这样的创新研究,能解决哪些健康问题?

尹瑞兴表示,研究遗传学上比较保守民族(聚居、族内通婚、和外界交流较少)的血脂和血压水平差异,探讨这些人群高脂血症、高血压发病的分子遗传学和分子流行病学问题,对其高脂血症、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13年来,尹瑞兴带领课题组翻山越岭、走乡串寨,深入黑衣壮族村屯取样、调查。他们在研究和分析后发现,黑衣壮族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当地的汉族人群,而血脂水平和高脂血症患病率则明显低于当地的汉族人群。

该课题组首次发现了3个基因5个位点决定人们饮酒对血脂水平的影响程度不同,也就是说,因为人群基因变异的程度不同,会出现有些人饮酒有好处,有些人有点好处,有些人没好处。同时,还有多项首次发现的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结果为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积累了宝贵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加深了人们对高脂血症和高血压发病因素和相互联系的认识,也为政府部门制定防治政策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广西是G6PD缺乏症的高发区,人群中患病率达到4.19%-16.06%,是我区重点防治和研究的疾病之一。有该症的人平时无症状,但在新生儿期可导致高胆红素血症,吃蚕豆或一些药物时可能出现溶血,该症可致蚕豆病、药物性溶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感染性溶血等疾病,因此早检测、早发现、早预防就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由广西医科大一附院专家领头,我区多家医院和技术开发单位合作研究,已取得了多项成果。其中之一便是研发、完善、推广和商品化简易的G6PD检测方法——G6PD试纸。目前,该试纸已临床推广,例数已经超过10万例,有力支持了各级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对G6PD活性检测,为新生儿出生缺陷筛查,提供了简单快速的检测方法。

泰国也是G6PD缺乏症的高发区,广西对该症防治研究的成果还可以与泰国共享。(记者梁莹 通讯员蓝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