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艾滋病感染者沦为信息安全漏洞下的诈骗受害者,对于信息失守的讨论,自然是极具延伸性的话题。

近日,全国多名艾滋病感染者接到诈骗人员自称是“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会给发放补助”的电话,目前已有感染者受骗。7月17日,中国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针对近日“全国30省275名艾滋病感染者遇诈骗电话,艾滋患者信息疑泄”一事表示,已启动信息系统安全应急响应,对信息系统开展安全排查,进一步提升相关加密措施。

艾滋病感染者个人信息的泄露是对患者保密权这一基本权利的侵犯。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被感染,艾滋病感染者都是不幸的,他们因社会上长期存在的歧视氛围而饱受痛苦的煎熬,绝望无助时常伴随着他们。应该说,他们是社会保障需要覆盖和关爱的群体。但就是这样一群值得全社会同情和关爱的群体,却成了诈骗分子的目标。国家给艾滋病感染者的补助,既是“救命钱”,也是为保障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兜底钱”。这些诈骗者专门针对艾滋病感染者的犯罪行为,不仅挑战了人们的认知底线与道德底线,更是在挑战法律。

任何因艾滋病或因其他原因就医的患者,其个人信息和医疗信息均应严格保密。对个人信息的保密权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尤其重要,因为如果艾滋病感染者害怕信息不能保密,便不敢放心接受艾滋病检测,也不敢放心获得艾滋病防治服务。但从已掌握的情况看,诈骗人员目标非常明确,针对的就是在政府部门登记的艾滋病感染者。

艾滋病感染者们发现,诈骗者事先已掌握他们详细的个人信息,包括真实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户籍信息、确诊时间、随访的医院或疾控机构等。因此,有理由怀疑,全国艾滋病感染者的个人信息,已被大面积泄露。而无论谁是最终的麻烦制造者,都已违背我国2006年实施的《艾滋病防治条例》“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患者的信息,包括其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等”之规定,所以严格追究责任自是必然。

此事件中,如此核心机密遭泄露,不得不让人对相关机构的内部人为因素产生质疑。其实,需要登记艾滋病信息的部门单位范围非常窄,如果顺藤摸瓜,肯定能够揪出背后“黑手”。信息的泄露也不外乎两个途径,一个是有关部门的信息登记系统有漏洞,程序不严密,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利用电脑技术“黑”入登记系统,非法获取相关信息;另一个则是有关部门内部存在“蛀虫”,他们向不法分子出售相关信息,以此获利,这样的泄露更令人防不胜防。

堵住这两个泄露途径,要求相关部门加强登记信息管理,健全完善信息登记机制和程序,堵住信息系统的漏洞;对于那些盗取贩卖个人信息的“内部人”和诈骗分子要严厉打击,震慑和警示那些潜在的犯罪分子,不给他们“死灰复燃”的机会。

不止艾滋病感染者,其实目前任何一个公民的信息都难言拥有安全的保障。那么,我们的信息到底怎么泄露的呢?是什么导致我们的信息被泄露的呢?我们又该怎么办呢?一系列问题就这么赤裸裸的摆在了我们面前,可作为受害者,人们往往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事情的起因几乎都是两个字:“利益”。

简单诉诸于技术层面的纰漏,显然已无法让人服膺。国家应不断完善针对性的保护体系和立法机制,对信息保护各个环节进行严密把关,对隐私泄露的各个细节进行追溯审查。当然,一系列的革新诉求并不意味着体制的顶层设计存在问题,而是说明,一方面,在特定人员的社会保障等关键问题上,现有的政策还须补足完善。另一方面,更坚决地维护患者隐私,不让骗子有机可乘,始终是保护患者利益的前沿阵地。(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