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小龙虾的消费旺季,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提示:食用小龙虾应注意从正规渠道购买,不要自行捕捞,也不要食用野生小龙虾。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示,烹饪小龙虾前清洗干净,烹饪过程要烧熟煮透。不要加工死亡、感官异常或味道不新鲜的小龙虾;不要食用小龙虾的头和内脏。消费者在餐馆就餐时,要选择持有食品经营或餐饮服务许可证、正规卫生的餐馆并索要发票或收据。一次食用小龙虾要适量,如果进食小龙虾后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诉医生相关情况。
近年来,吃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的报道屡见不鲜。专家介绍,小龙虾引发的疾病多源自“哈夫病菌”,这种病菌在野生小龙虾身上较容易感染。因此建议小龙虾要吃养殖的,尽量别吃野生的。从环境上看,野生小龙虾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很多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水等。而养殖的小龙虾,水质方面可以控制。小龙虾需要在水草中生长,若水草种得好,养殖小龙虾可以不使用抗生素,并很少使用药物。
此外,专家建议,如果在餐馆、排挡吃小龙虾,最好吃口味清淡一些的,例如盐水、蒜泥口味的,尽量别吃重口味的,过量使用调味品很容易遮盖其本色,一些质量差的小龙虾会因此鱼目混珠。如果自己加工,要将活虾洗刷后,在清水里浸泡2至3小时,然后去掉虾头、虾胃和虾鳃,从虾的尾扇拉出虾肠,剪开小龙虾腹部的壳之后再对小龙虾进行全面的刷洗,高温煮熟煮透。煮熟后,正常的小龙虾呈红色或深红色,如果小龙虾出现黑色斑点,那说明小龙虾在生长过程中或受污染或遇到有害物质,最好不要食用。(记者张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