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2016年海南省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来源于海南省25家生产单位的32批次瓶(桶)装饮水的抽检结果表明,2批次不合格,其中1批次的包装饮用水(16.8L/桶)铜绿假单胞菌超标。铜绿假单胞菌是什么?它会产生哪些危害?

据了解,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该菌为专性需氧菌,生长温度范围25~42℃。因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水、土壤、食品以及医院等环境中广泛存在。同时因对消毒剂、干燥、紫外线等理化因素具有很强的抵抗力,所以对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存在较大健康风险,容易引起急性肠道炎、脑膜炎、败血症和皮肤炎症等疾病。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熊正河表示,鉴于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我国最新饮用水标准GB19298-2014《包装饮用水》明确规定每250mL水样中铜绿假单胞菌不得检出,并且要求出厂前对每批次成品进行铜绿假单胞菌检测。如果检出,则为不合格产品,应该召回和停止销售。

熊正河介绍,瓶(桶)装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主要原因有:水源受到污染,或生产过程中卫生控制不严格,从业人员未经消毒的手直接与矿泉水或容器内壁接触;或包装材料未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饮用了不合格产品是否会损害健康?熊正河表示,这取决于产品的铜绿假单胞菌含量和不合格产品的饮用量。如果铜绿假单胞菌含量不高,饮用量也不多,对于一般的健康者来讲,通常不会出现什么不良反应,因为人类的免疫系统可以有效地抵抗该细菌的感染。然而,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并不健全或是出现免疫缺陷时,比如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或是受到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则极易受到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

熊正河建议,当发现饮用水出现明显的异味时,请不要饮用。(记者钱宇阳)

铜绿假单胞菌超标是什么?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