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话

奥运热潮渐退,回顾这场体坛盛会,不仅留下了运动员拼搏的身影,还有段子若干。首金焦虑、傅园慧“表情包”、“大嘴”霍顿、拔罐走出国门……而观众也如同看热闹般,看着这些赛场外的嬉笑怒骂。体育似乎是其次,笑点一定要抓牢。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走进了这场群体狂欢?我们关注的还是比赛吗?

万众狂欢——个体经验匮乏与集体无意识

首先要承认一个现实:我国尚处于“举国体制”向“全民运动”的过渡时期,对竞技体育的重视仍高于民间体育,同时民间体育的发展受不同地区经济、文化水平影响,呈现不均衡态势。也就是说,还有相当数量的人,是在没有足够运动体验、也无特殊爱好的前提下关注奥运的。这显然不是个体化的“享受体育”,而是群体目标(比如荣誉及其背后的民族主义情结)下、集体无意识的精神狂欢。

集体无意识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概念,指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认知。荣格指出:当集体无意识在更大的社会团体内积聚起来, 结果便是疯狂。它极富感染力,差不多压倒一切,因为当集体无意识被激活, 你就不是原来的那个你了。即使与奥运这种积极向上的主题结合,“无意识”也很容易带有负面特征——缺乏理性、逻辑混乱、冲动而不假思索的激情。我们在一波波的奥运热点评论中,常能感受到这些特征。

人们为何会沉迷于集体无意识的狂欢?因为它提供一种错觉,即“我身处一个强大群体中,所以我也是强大的”。这种错觉在个体发展中并无益处,还会对个体的真实情绪与学习能力形成抑制。奥运没问题,就像爱国没问题,明星八卦也没问题,但如果只会人云亦云地跟随,那不是真的快乐。

个体还原——由从众到内部驱动

和人们对奥运的无差别参与不同,NBA、欧洲杯、世锦赛等专项赛事的观众们,显然对体育(特定项目)有着更清晰的认知,在观赛中得到的乐趣也更多。这些乐趣,来自更为个性化的内部驱动。

美国趋势专家丹尼尔·平克在《驱动力》一书中写道:“我们不是小兵,是行家,不是机器人或工具,是具有思想与能力的个体……”他认为对事物本身的享受,才是最持久而有力的驱动,也是人类进步的力量。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者做过实验:两组智能水平相当的大学生,被授予同样的任务,其中一组为指定成员,按指定方式完成任务,根据完成情况进行奖惩,另一组为在相关兴趣小组中招募的成员,按照自己的方式完成任务,没有任何奖惩。结果后组的效能明显高于前组,且后组成员比前组更轻松愉快、表现出更高的热情与创造性。这就是内部驱动——享受事物本身,而不被附加的要求、激励、意义等外部因素左右。

反观国人对奥运的关注,焦点往往集中于奖牌与名次(外部激励)、国家与民族(赋予意义)、热点话题(群体压力),这和“享受体育”的本质相去甚远。也恰恰是在这种氛围中,呈现了一些“不同”的傅园慧才显得那么迷人,大家在她身上惊讶地发现:快乐远比金牌重要。

独也乐乐——建立你与世界的独特联结

我们并不是要把群体和个体割裂开来,只是试图在两者失衡时,帮助人们意识到还有更多可能——尝试不同的方式、获取更丰富的个体经验。你可以尝试以下几点(不仅在奥运期间):

首先,尊重自己的感受。关注自己的情绪与情感,学习平和、正面地表达:“我觉得这事很有意思(我确实有所了解/体验过)”“不,我get不到什么点(即使你们都喜欢)”“这让我兴奋(我的身体觉察到了)”“这让我憋屈(我得说出来)”。这些必须是你真实的感受,和他人的态度、暗示无关。尊重真实的自己,内部驱动才会被激活。

其次,允许自己孤独。享受自我的前提是独立选择,而这也意味着某种程度的孤独。别怕,当你允许自己孤独,给自己独处的时间、空间,你才能心无旁骛地沉浸于某事某物。

同时,培养真正的爱好。心理学家通过对人们行为方式的长期观察证实,积极、稳定的爱好或专长,有助于个体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与能力,而随着见解与能力水平的提升,你还将避免一味停留在观望、议论、无谓消耗的层面,变得更充实而坚定。

(作者系心理咨询师 蒋硕)

在群体狂欢中找寻“专属”快乐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