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

和大专家一起出诊、和护士一起服务,对于各行各业报名参加的体验者来说,兴奋好奇之余,医务人员的艰辛付出和一丝不苟的坚守,也带来了震撼心灵的感动和冲击。

连续20多个小时手术连轴转,出门诊、做手术、参加学术活动像赶场……每名体验者还惊讶地发现了的医院“潜规则”:为了少上厕所、多看病人,医生们出诊时基本不喝水。

角色交换 增进彼此理解

你想穿上白大褂体验一天医生助理吗?你想穿上护士服当一回白衣天使吗?你想在门诊服务患者做一回导医吗?近日,首批301名社会各界代表,陆续走进北京市属22家大医院,参加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举办的“相约守护”互换体验季医务体验环节的活动。

在生命的战场上,医生和患者应当守望相助,并肩作战。医患关系,信则两利,疑则两伤。改善医患关系,增进理解信任,2013年以来,北京市医院管理局连续4年大规模开展“相约守护”互换体验季活动,把群众请进来,让医生走出去,换位体验、“换心”思考,参与体验者自发成为医患关系正能量的发现者、守护者和传播者,促进了医患关系和谐。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很敬业,都有很棒的专业素养,他们是治愈系的天使,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尊敬守护”,中华女子学院教师张潇潇在体验日志中写道。她已经连续三年,利用暑假时间,报名到北京市属医院参加“相约守护”互换体验活动,今年她打算结合自己所学的“人类戏剧学”专业,策划一个有关改善医患关系的培训项目。

王宁利是北京同仁医院党委书记,我国著名眼科专家。作为一名医院管理者,参加患者体验后,他在日志中写道:“面对心境脆弱的病人,作为一名医生我们应该怎么办?我想医学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技术也应是充满温情的人文,一名好医生要治病,更要治人。”

“了解才能理解,换位才能交心,”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局长于鲁明介绍,“通过举办互换体验活动,医生更能理解患者的难与痛,患者也更能理解医生的苦与累。”换位体验已经成了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的长效机制和工作方法,除了每年“相约守护”互换体验季期间全体机关干部进行医者、患者和健康宣教三体验意外,日常如需要,机关干部也要全员以患者身份体验,及时发现问题,完善措施。

开门问计 提升服务水平

互换体验,角色的转换,体验者还能够帮助发现一些习焉不察的问题,为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提出好建议。

进入医院就像进了迷宫,标识不清、方向不明……2013年,退休干部付建荣参加了“相约守护”互换体验活动后,在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举办的意见征集座谈会上,他结合自己的体验感受提出:“要增加一些就诊提示,包括各个楼层平面图,这样患者抬头一看一目了然,就能够快速找到自己就诊的目标科室。”北京市医院管理局高度重视,在进一步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科学论证基础上,制定改进市属医院导医标识的整改措施,回应体验者建议,2014年正式发布了《市属医院导医标识设计指南》,规范医院标识设计和应用,提高医院标识对患者就医的实际指引作用,并对电子导医、人工导医、就诊提示导医等其他引导患者更加便捷找到就医位置的内容进行了要求,方便患者院内诊疗,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据介绍,2013年以来,针对体验者通过体验日志、座谈会等各种渠道提出的问题建议,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和22家北京市属医院共研究制定各项整改措施469项,除了医院管理局层面出台的“大动作”,22家市属医院层面也针对自身存在的个性化问题,制定了“小举措”,比如北京妇产医院推出的“产检套餐”,北京中医医院推出的“中药快递服务”,北京佑安医院电子叫号系统患者隐私保护举措……通过持续整改,为老百姓看病就医带来了切切实实的方便。(记者 李颖)

医患互换,发现医院“潜规则”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