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12日电 (记者崔元苑)近日,中国烹饪协会举行“2016(第20届)中国快餐产业大会”,来自国内外约300家快餐企业的代表汇聚一堂,共论产业发展、分享成功经验。
“十三五”时期为我国快餐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中国烹饪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7月份全国餐饮收入19567亿元,同比增长11.2%。而作为最接地气、占餐饮整体份额最大的一个业态,快餐的大众刚性需求程度最高。
随着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提升,大众快餐的市场需求主体更加年轻化、知识化、市场化,对快餐产品的购买从注重价格到青睐品牌,从单纯便捷到讲究营养,从线下消费到线上线下相结合。那么,在“互联网+”时代,连锁快餐品牌如何运用大数据创新经营管理,寻求市场新的生机和突破?如何破解“四高一低”常态困境?与国外同业相比,我国快餐行业需要借鉴哪些经验?快餐企业如何在“智慧餐厅”上有所作为?
美国熊猫集团创始人程正昌:用开放的视野做中餐
程正昌将中式快餐成功推广到美国、墨西哥、韩国和迪拜,现已达到1800多家门店的连锁规模。如今,熊猫快餐被美国媒体称为“无人不知的中餐”。他认为,餐饮企业的领导者更是一名教育者,在于启发每一位员工的潜在能量,指引方向、设定目标、提醒就好,不要束缚员工的手脚。
快餐看似进入门槛低,实则不然,快餐经营是一门艺术,相处的艺术。快餐不仅要快,东西要好,还要对顾客好,表达的方面更要好。作为老板,要用心学习,对行业有足够的了解,用开放的视野去做,看到别人,提醒自己。做中餐不能只知道埋头苦干别,把自己框住了,要“抬头游泳”,有觉察力,看到自己可以改变加强的地方。
嘉和一品董事长刘京京:“智慧餐厅”不是一蹴而就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和挑战,连锁快餐品牌如何运用大数据创新经营管理,刘京京有自己的理解。她认为,快餐业因时而变,顺势而为。嘉和一品深深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用信息化管理指导企业各项运营,比如菜品的优胜劣汰,食材的精准订货,人员的管理。
刘京京认为,做快餐产业,不能只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分析现状、趋势和需求,运用科学的方法技术,提升管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我们可以直接获得顾客需求和喜好,提高对消费者需求的敏感度。
智慧餐厅,实则就是餐饮+互联网。“在实施‘智慧餐厅’系统开发的过程中,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精准地投入,坚定地推行,提升员工的认识高度,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这样才能在有限的空间做无限的生意。”刘京京说。
联合利华饮食策划资深连锁客户总监曾德铭:利用互联网+ 精准把握食客需求
曾德铭介绍说,联合利华最新的食客调研发现,对于中餐,菜品种类和就餐环境是需要不断优化的方面。近年来,大众对中式快餐的偏好越来越高,外卖的比例很大提升,外卖在价格,人均消费方面非常具有竞争力。“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互联网+,帮助快餐企业更快找到散落在各个地方的大数据,因为,单一餐厅单纯看菜单点击率,人均消费,所获得的资讯有限,我们需要对数据做串联,通过类似支付宝等工具,获得消费者的标签,从而更精准、更敏锐地把握食客的方向。”他说。
如今的大众快餐,除了快捷,更加注重营养健康,他介绍说,在新加坡,政府提倡低热量食物,鼓励餐厅生产热量低于500卡的餐食,可以将健康食物标签放在上面。这样无形中更好地引导消费者饮食的健康方向。
庆丰包子铺总经理高文慧:用好大数据,与企业实践相结合
在这届快餐产业大会上,高文慧最关注的是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对老字号经营管理的深度变革。对于大数据的运用,高文慧深谙其道。她介绍说,首先从源头实施数据化管理,就采购系统而言,比如庆丰热销的猪肉大葱包,每年需要约600吨的葱,蘸料中的蒜料每年需要约550吨,这些都实施订采订销订做,庆丰已经在全国设立采购基地,比如青菜、香菇、木耳基地。
然后在企业管理上,全国的店面已基本实现远程监控,因为传统靠督导团队的管控是不可持续的,每个月的数据,工厂数据、店铺消费者的数据,出馅报表,销售数据都能作为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
最后在产品创新和食客健康需求上,高文慧举例说,在配合政府食品健康的活动中,有一款热销的三鲜包要进行“减盐”,通过数据化,走访消费者,分析消费群体,掌握低盐年龄段占比,来确定减多少合适,减盐1个月之后,发现其销量并没有降低,有效地顺应和引导了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她认为,数据是工具,关键是怎么用好,怎么和企业实际结合起来。
上海仙视(电子云餐牌)董事长王鹏:电子云餐牌 助力“智慧餐厅”
实施“智慧餐厅”,先进的硬件设施是有力的工具和手段。对于连锁快餐企业,更改价格、菜品等内容,2秒内就能解决,这就是“智慧”。王鹏介绍说,像电子云餐牌这类工具产品的推广和应用,无疑让中式快餐上了一个台阶,这类工具可以帮助快餐品牌的菜品呈现更加漂亮,价格更加吸引人。如今,老娘舅,乡村基以及上海的咖啡厅已经都在应用这类硬件产品。相信,这类技术在未来的快餐产业一定是有更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