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昨日(22日)秋分,中国汉代著作《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从秋分日一直到冬季,黑夜将变长,白昼将变短,气温也逐渐降低,因此民俗里也有“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的说法。南方的气候由此时开始入秋,在这一节气的清晨或傍晚,人们都能从风中感受到秋凉之意。这就提示我们,在秋分节气里要注意添衣,预防凉燥侵袭。

“秋乏”并非病态

时令进入秋分,秋高气爽,人体却容易感到困乏无力,精神不济,出现“秋乏”。不少人以为自己这种状态是“病了”。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研究室主治医生黎创博士介绍,祖国医学认为,“秋乏”并非病态,而是由于“长夏”的炎热暑湿天气向秋天的凉爽干燥过渡时,人体为了适应气候变化而产生的生理反应。

我国汉代的祖国医学典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夏天人体大量出汗,耗伤津液,胃肠功能减弱,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增加,机体处于一个消耗状态,而入秋后,人体通过自我调整,将夏天浮越于体表的阳气逐渐收敛于体内,这一过程就容易产生疲惫、倦怠的感觉。

那么,这一时节该如何预防秋乏呢?黎创博士介绍,《内经·素问》中说到的秋三月养生要则——“早卧早起”、“使志安宁”、“收敛神气”,提倡安定神志以保证睡眠质量,适度运动以舒缓压力,加强血液循环,这对于预防和缓解秋乏来说是有益处的。祖国医学提倡“天人相应”,认为人的饮食、起居、活动以及健康调养等均应顺应自然变化,因此秋分的食疗要点仍是以养阴润燥为主,可适当配以微温之品,可以起到抵抗疲劳、增强体质的功效。

秋燥也分温燥、凉燥

养阴润燥也有讲究。中医将秋燥分为“温燥”和“凉燥”,它们的结果都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口唇、鼻咽干燥、干咳、皮肤干裂、大便秘结等表现。初秋因有夏日之余热,天气晴暖而干燥,燥与温热结合,称为温燥。温燥是在秋季感受的燥热之邪,易伤津劫阴,出现身热、出汗、口干而渴、咽干或痛、鼻衄、干咳无痰等不适,饮食养生侧重甘凉濡润,润肺生津。而所谓的“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就是说白露过后,随着秋分的到来,气温逐渐转凉,燥与寒结合称为凉燥。凉燥,又谓之“次寒”,会出现身体发冷、头痛无汗、口干而不渴、鼻塞、咳嗽有痰而少等不适,饮食养生侧重温润,补肾益肺。

果蔬方面,防治温燥可选梨、葡萄、猕猴桃、甘蔗、荸荠、番茄、萝卜、百合。防治凉燥可选柿子、石榴、广柑、苹果、白果、核桃、银耳、藕、胡萝卜等。中医专家指出,随着秋分的到来,“温燥”逐渐转为“凉燥”,因此在饮食调养上也要有所选择。

养肺润燥佳物——银耳

黎创博士指出,银耳是秋分节气养肺润燥的佳品。银耳属于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是门担子菌门真菌银耳的子实体,有“菌中之冠”的美称。银耳别名白木耳、白耳、桑鹅、五鼎芝、白耳子,自古就是药食两用的上品。《本草诗解药注》谓:“白耳有麦冬之润而无其寒,有玉竹之甘而无其腻,诚润肺滋阴之要品,为人参、鹿茸、燕宣窝所不及”。清代著名医家王士雄在其著作《随息居饮食谱》中提到,“木耳补气耐饥,治跌扑伤,凡崩淋、血痢、痔患、肠风,常食可疗。色白者胜。煮宜极烂,荤素皆佳”。

对于白木耳能治疗肠风(泻痢),清代中西医汇通的名家唐荣川在《本草问答》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慈禧痢下,百医莫治,容川投以耳汤一剂,服后立愈,慈禧自此常服之”。这里的“耳汤”就是熬了一夜的银耳。相传,因慈禧太后喜服银耳,当时最好的银耳都成为了孝敬太后的一种专利品,从而导致了银耳的市价日益增长。慈禧的御前女官裕德龄在《御香缥缈,御膳房》写道:“银耳那样的东西,它的市价贵极了,往往一小匣子银耳就要花一二十两银子才能买到。”可见,银耳在近代仍是一种珍稀的补益之品。然而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其产量增多,现在银耳的价格已经能被大众所接受,成为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食物了。

黎创博士在秋分节气推荐食疗之品“枸杞炖银耳”。这是一道富有陕西风味的汉族名菜。据传,辅佐刘邦兴汉灭楚的“三杰”之一张良,在隐居期间,常以银耳清炖为食,寓意清白。隋末唐初,房玄龄和杜如晦协助李世民推翻隋朝统治,统一全国,对唐朝赤胆忠心。人们为纪念房玄龄和杜如晦,在雪白的银耳中加入了色红似血的枸杞,寓意“清白”与“赤诚”共有,这就创出了红白相间的名羹“枸杞炖银耳”。枸杞质地温润,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有免疫调节、抗衰老、抗疲劳等作用。以少量枸杞与银耳共炖,可取得温润而不油腻的效果。(记者 严慧芳 通讯员 宋莉萍)

秋风起如何润“秋燥”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