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食用菌,种一季平菇的收益只有几百元,将其加工成干品、罐头、小吃等农副产品,年产值可以上千万。” 9月8日,在“创业天府·菁蓉创享会”2016年成都食用菌产业发展论坛暨成果技术推介会上,成都万良菌博天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万良感慨:“食用菌‘小伞盖’正撑起农业创新大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值得‘走到底’。”

食用菌自古被誉为“山珍”,其生产具有不与农争时、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等特点,农民增收效益良好。作为农业大省,如何使得传统种植业迸发活力、紧抓市场“钱景”,是四川在农业产业布局中始终紧绷的一根弦。在转变方式、调整结构的转型突围中,成都食用菌产业走出了一条新路。

“我就想种点不一样的”

“平菇、杏鲍菇、木耳……这些都是市场饱和度较高的食用菌种类,我就想种点不一样的”,四川菌之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建,从创业之初就瞄准了“羊肚菌”的商业价值。

“羊肚菌作为‘菌中之王’,既可食用、也可药用。”他算了笔账:目前国内市场新鲜羊肚菌收购价格在每千克120元左右,如果出口到欧美国家,每千克干品就能卖出350欧元的价格。

然而,“钱景”看上去很美的羊肚菌商业化栽培,对人工栽培技术提出较高要求,这是一直困扰种植户的难题。

难题,也意味着新的市场。2012年至今,郭建不断与研究羊肚菌商业化栽培的专业技术团队接洽,组织开展跨地区的羊肚菌大田栽培综合试验,在新疆、江苏、河南、陕西等省市18个地区进行。随着一套地区适应性极强的“羊肚箘大田高产栽培技术”逐渐推广,菌之味不再单靠销售羊肚菌盈利,而是逐渐转向为市场提供整体方案,同时提供羊肚菌菌种加工技术服务以及栽培技术培训服务。

食用菌产业看似“门槛低”,却更离不开技术创新,科技服务与企业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更是必不可少。为占据羊肚菌产业先发优势,近年来,四川省着力攻克羊肚菌栽培技术并取得突破性成果。2015年,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科研团队成功实现羊肚菌人工大田商业化栽培,羊肚菌亩产突破500公斤。

新品种能让市场“追着跑”

在本次食用菌产业论坛上,共推介川黄芝1号、黄菊菇、姬菇6号等食用菌新品种10个,推出稻田黑木耳栽培集成技术、液体菌种培育、一种松露酸奶及制备方法等食用菌新技术6项。这些食用菌产业新技术、新品种受到相关企业的热捧。

“松露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在欧洲与鱼子酱、鹅肝并列“世界三大珍肴”,被称为“上帝的食物”“厨房的黑钻石”,谈及新研发的松露酸奶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李小林介绍说,“因为缺乏充分的市场与培育文化,松露的产品主要以鲜品和干品为主,精深加工产品很少,松露产品市场潜力极大。”

为此,李小林团队发明了一种利用松露浸提液生产发酵型松露酸奶的技术:将采用高精提取工艺提取后的松露汁,与鲜牛奶或牛乳粉、发酵剂、乳化剂进行精确的配比,最终生产出的松露发酵型酸奶会具有松露的特殊香味,口感润滑。“松露酸奶的质量标准远高于国家标准,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商业价值值得期待”,李小林透露,“目前,松露酸奶的研发专利还处于待认证状态,获得专利证书后将尽快投产。”

“一二产种植加工促三产,三产提升一二产价值。”谈及食用菌产业的未来,成都市科技局农村处李丁副处长表示,食用菌产业是成都十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之一,未来成都市还将启动该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研制,并根据研究成果组织实施集群协同创新项目,这将为食用菌产业发展再注入了一剂“催化剂”。(记者 盛利 实习生 傅元灿)

成都:食用菌撑起“小伞盖”搭上转型快车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