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其中,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护理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们对卫生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与以往相比,护理工作在生活中变得更加重要,人们对护理的要求也不再是单纯的照顾病人,而是多方位的照护。
护士角色定位趋向多元
1980年,美国护理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护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和以健康为中心三个阶段。而在实践过程中,临床护理人员(护士)的职能与角色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现代护士的专业角色是多方位的,包括执行基础、专科护理常规、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相关规章制度;协助医生做好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咨询、辅导、接诊和治疗工作;执行口服、注射、其他途径给药治疗及采集检验标本,注意巡视、观察病情及输液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协助新入、手术、急、危重病人的处理,负责备血、取血,护送危重病人外出检查;经常性地深入病房与病人交流,以获得与病人有关的信息,了解病人的疑虑,及时解决病人存在的问题,向家属和病人解释病症的原因、治疗原则、注意事项,并进行饮食生活指导、健康教育指导等。
《指南》出台恰逢其时
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有必要推出临床护理实践标准,这对于改革临床护理模式、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有重要意义。对此,国家卫生计生委和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共同组织编写并颁布了《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下称《指南》)。这是首次部颁临床护理规范文件,其出台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指导和规范临床护理实践,改善护理服务,提高临床护理技术水平,保障患者安全。
《指南》共分17章,内容包括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清洁与舒适管理;营养与排泄护理;身体活动管理;常见症状护理;皮肤、伤口、造口护理;气道护理;引流护理;围术期护理;常用监测技术与身体评估;急救技术;常用标本采集;给药治疗与护理;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及放射治疗的护理;孕产期护理;新生儿及婴幼儿护理;血液净化专科护理操作;心理护理等。
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用书,《指南》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各项临床护理技术、实践知识及技能的重点内容和注意事项,在明确临床护理技术要点的同时,更加注重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专业评估、病情观察、人文关怀和健康指导。该《指南》对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近200项护理技术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规范:一是评估与观察要点,二是操作要点,三是对患者的指导要点,四是护理操作注意事项。同时,《指南》的颁布,也有助于明确临床护理人员的职责,有助于促进我国临床护理的“三贴近”(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临床呼唤规范的优质护理
总体来说,《指南》颁布后,促进了整体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护理人员在理解和认知能力上严重不足;耐心匮乏,护理质量不高;预见性和主动性较差,安全、服务和法制意识严重匮乏等。再如,护士没有严格按照护理规定操作,手术前与病人沟通不足,不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未能缓解、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紧张情绪及思想负担,这样一旦手术出现问题,容易导致患者及其家属情绪激动,有可能进一步导致医患纠纷。因此,有必要再次强调《指南》对于临床护理的指导意义,让优质护理贯穿患者就医的整个流程,优质护理方法应当成为现代临床护理实践的一般性内容。
有研究表明,良好的护理行为能减轻患者疑虑,增强手术效果,也有助于缓解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研究者在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人民医院手术室选取了12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研究结果显示:优质护理组手术前焦虑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在两组出院时对围手术期护理的满意程度方面,优质护理组高于常规护理组。
手术室通过开展优质护理转变了工作模式,术前访视、术中支持、安全管理及术后随访加强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使围手术期的患者享受到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优质服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避免了缺陷和差错的发生,缓解了患者术前的紧张和焦虑,并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而优质护理实际上是严格遵循《指南》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优质护理已经成为现代护理的发展趋势。合理、规范的临床护理流程和实践内容能在一定限度上减少当下较为突出的医患纠纷问题的发生,对于我国整个医疗体系改革的顺利稳步推进也具有重要意义。(刘睿)
来源: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