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外界约82%的信息通过眼睛获得。我们常说的“聪明”,就是由先秦时期的《周易》、《荀子》中的“耳聪目明”延伸而来,可以说“明目”还与人的智力发育相关。
但是,新生儿中大约有4%~6%有先天性残疾,其中约15%患有眼部疾病。这些生病的眼睛往往会有一些特殊的表现,例如双眼位置不对称提示斜视,瞳孔区出现“猫眼样”的黄白色反光提示肿瘤和白内障,等等。此外,还要特别注意系统性疾病对眼部的影响,例如早产吸氧史可能导致早产视网膜病变,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影响视神经和大脑视觉中枢。甚至有时候,“小天使”们的眼睛水汪汪的、又大又亮,特别惹人喜爱,但往往有罹患先天性青光眼、泪囊炎等。
听起来问题很多、数量很大,不免让许多家长担忧,是否这些可怕的命运会降临到自己的孩子头上。实际上,问题并不是如此可怕,很多病变如果能早期发现,是可以治疗和康复的,能够重新获得正常的光明视觉。儿童的眼保健主要把好三个关口。
第一个关口是新生儿期。我们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尽早开展新生儿的眼筛查工作,目前国家卫计委已经颁布《儿童眼及视力保健等儿童保健相关技术规范》,重点针对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几种主要疾病进行筛查。眼科医生也在抓紧研究既先进又方便易行的方法,特别是2014年,科技部批准了温州医科大学金子兵教授有关“重大出生缺陷性眼病”的课题,将来有望通过试剂盒就能快速确定一些可能导致失明的遗传性眼病)。
第二个关口是学龄前期,主要是屈光不正与弱视。我们眼睛的形态在母体内形成,而眼睛的功能却是在出生之后,随着周围环境的刺激逐渐发育完善起来,而且屈光状态也不断变化,。如果这个进程受阻,就会导致弱视、斜视等问题。因此,家长平时要注意观察儿童的表现,例如玩具拿得特别近,稍放远些就会哭闹不休;常常眯眼、歪头用一眼看或将脸斜向一侧看;或在阳光下闭上一眼看东西、在陌生环境中反应慢;不能注视物体等;出现这些情况,要尽快到眼科就诊。
此外,对婴幼儿进行视力检查非常重要。对于婴儿,可用遮盖方法大致了解视力情况:当孩子正在看东西的时候,尝试遮盖孩子一只眼,如果孩子出现哭闹或挣扎逃脱遮盖物,而遮盖另一眼时无明显反应,则提示单眼视力较差,需到医院就诊。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绝大多数能够配合检查视力。温州医科大学的王晨晓团队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发育特点,研发了系列儿童视力表。家长可自购视力表在家中使用,如反复检查仍有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于相应年龄对应的视力标准,则需到医院就诊。通过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各种视力问题。年龄越小,视觉的可塑性越强,宝宝的视力问题应尽可能在视觉发育敏感期进行处理。因此一旦怀疑眼部问题,应及早就诊;如无平时无异常表现,也建议3-4岁做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
第三个关口是学龄期。如今社会和家庭在不知不觉中把压力传递给孩子们,他们的书包越背越重,作业越来越多,眼睛越来越近视。最新调查数据统计,小学生约26.96%存在视力低下,22.78%出现近视。近视的低龄化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最新研究表明,每天平均2小时的户外活动,能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此外,要注意用眼姿势及环境,保持用眼时环境光照充足;保持正确的坐姿,书本和眼睛的距离在一尺以上;不要伏在桌上、躺在床上或在动荡不稳的车厢里看书;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近距离学习。如果一旦怀疑近视发生,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并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和矫正方法,我们常说,眼镜是“不苦的良药”,一旦确诊近视,第一步就是屈光矫正,并坚持定期复查,以监测近视的进展。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近视的检查,不单单是配眼镜和视力。如果两只眼睛的度数相差过大,会导致双眼视觉功能不协调,丧失立体视觉等功能;如果近视进展过快,医生会考虑采用角膜接触镜等措施来延缓近视的进展;对于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很可能并发眼底的损害,这些都需要医生通过全面的眼科检查来明确,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随着科技进步,现代人的视觉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互联网、移动视频、3D视觉、智能终端等新型视觉载体形式不断涌现,从而给成年人也带来了新的、更为复杂的视觉功能和视觉疲劳问题,其中干眼是职场一族最常罹患的眼部疾病,据统计患病率在70%以上。
正常的眼球表面覆盖有一层泪液,是由泪腺分泌,使人眼表面保持光滑平整和湿润。干眼即是泪液的质或量发生异常。温州医科大学吕帆教授团队在国际上率先研究发现,工作环境是诱发干眼的重要因素,并建立了建立无接触、快速、定量且简单的干眼诊断方法。办公环境常装有空调,空气干燥,加快了泪液蒸发,诱发干眼。此外,泪腺分泌的泪液是通过眨眼分布到眼睛表面的。职场一族工作强度大,长时间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眼睛长时间注视荧屏,眨眼频率降低;而且干眼患者往往伴有泪腺的分泌减少,又进一步造成泪液更新减少,使眼表的多种代谢产物不能随时排走,进一步造成眼部刺激性症状。
空调条件下的干燥环境、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高强度的视频前的阅读工作是诱发干眼的主要因素。因此,干眼初期可以通过调整工作习惯和环境来改善,如注意空调环境下的湿度,适当减少长时间阅读,工作间隙有意识地增加眨眼次数,多饮水,减少接触镜的配戴时间等。同时,在饮食上最好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和海鱼鱼肉,减少高脂肪高糖饮食。若干眼症状明显时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局部热敷、滴用人工泪液等来改善不适症状。
从刚出生的孩子从初识光线和色彩,可能就有先天的疾病、屈光不正、弱视、斜视等,到学龄期出现近视,到青中年出现视觉疲劳、干眼等问题,到老年出现老视、退行性病变等;视觉问题伴随人的一生。我们一定要精心呵护这扇心灵的窗户。
作者简介:
吕帆,博士,教授,博导,温州医科大学校长。为我国首位眼视光学留美博士,从事医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以及临床医疗实践二十余年,在科研和教育领域有许多标志性成果和成就,在国际眼视光学领域享有较高声望。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专家会员、国家卫计委视光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卫计委视觉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健康国际交流促进会视觉健康分会主任委员、教育部教育装备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主任委员;入选“卫计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吕帆教授是眼视光医学的主要创立者之一,所在的温州医科大学以创建“眼视光医学”而著称世界,在国际上被誉为眼视光学教育的“中国温州模式”。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两次,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三次,获得国家级双语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被教育部列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临床教学示范中心”等。
1998年作为领导者之一组建国内首家集眼病诊疗和视觉功能矫治为一体的眼视光医院,提出“全面、全程眼保健、预防、诊疗和康复”新理念,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列全国眼科医院第一方阵(前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3年获中华慈善奖,2014年获批国家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4年获批国家级药物临床实验基地。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973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仪器专项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在视觉功能、近视和眼科成像的基础和临床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和成就。发表论文百余篇,多数发表在眼科领域的顶级杂志《Ophthalmology》和《IOVS》,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多次应邀在国际和全国性学术大会做专题演讲。2010年因在国际眼视光学领域的突出贡献被历史悠久而久负盛名的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授予“视觉科学荣誉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