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囡今年8岁了,学习不用大人操心。就是一见生人叫她喊叔叔阿姨,半天也不开口。小时候还是会喊的,现在越大越害羞了。平时家里来个熟人,一会儿喊一会儿不喊的,越让她去打个招呼,她越躲得快,弄得我们很尴尬。”近日,在云南省妇联组织的家庭教育骨干培训班上,前来参加培训的李娟向与会专家咨询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女儿开口喊人。

来自云南各州市200余名家庭教育分管领导、专干、骨干参加了培训班。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卜卫、北京爱童世纪国际教育机构创始人李彤、云南大学社工系主任高万红等专家学者,分别为学员们讲授了《家庭教育中的社会性别视角》《家庭教育中的儿童游戏》《儿童心理发展与家庭社会工作》。李娟8岁的女儿则是这次培训班上,一个特别的小学员。

培训班报到的当天,李娟和家人带着孩子准时到达。看到自己的同事和专家,李娟就赶紧催促孩子“快叫老师”,小女孩小嘴张了张,很勉强地小声说了句:“老师好!”

周遭的人都夸她乖巧懂事,听到大家的夸赞,女孩不好意思地躲到妈妈身后。看到女儿一点也不落落大方,李娟当着所有人的面批评女儿不懂礼貌。

休息间隙,主讲专家高万红找到了李娟,在交流中,发现李娟根深蒂固的思想就觉得不叫人就是不礼貌。趁着中午休息,高万红与在大厅嬉闹的小女孩闲聊起来。课上,高万红将自己的发现分享给学员。

“我和孩子单独聊了一会儿,当我温和地看着她,轻轻说,‘老师觉得你不是没礼貌的孩子,对吗?’她抬起头看着我,摇摇头说‘我不是!’我接着问她:‘你见到了妈妈的朋友,你是想叫她阿姨,但是你还没准备好,你正在想着叫的时候,妈妈就说你没礼貌。于是,你就闭上嘴巴不敢说了,是不是?’她又点点头。再问她,下次再遇到这位阿姨是否会主动叫人?孩子表示不知道。看来,她只是没有准备好。”

“看得出,这个家庭当中父母对孩子比较严格,有很多期待,一旦孩子达不到期望值,便会立刻点评孩子。”高万红分析说,很多时候,我们做家长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给她贴上许多负面的标签,诸如“不礼貌”“害羞”等等。然而,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自我评价多来源对其成长的重要他人,如父母、老师等。“如果这些人给孩子的评价是‘害羞’,那么孩子就会在潜意识里加深‘害羞’这个概念。”

“孩子会感受到妈妈的这种评判,从而会觉得更加得不到理解,于是也会变得叛逆。当孩子越来越觉得就是自己不好的时候,随之便出现一些退缩行为,如内向、顺从、信心不足、害怕参与社交活动等。”

高万红进一步分析,表面上孩子不喜欢叫人,实际上是觉得自己受到了强迫。父母应该理解她们的心情,避免在外人面前命令孩子做不愿意或不会做的事,要让孩子感觉放松。如果外人问孩子是不是有点怕生,可以说孩子只是不太想说话,或者还没准备好呢。过后,可以温柔地告诉孩子,“没事儿,等你想说的时候再说,不说也没关系”。

听罢专家的分析,李娟沉默了一会儿,说道:“的确,我没有考虑这么多,只是性子一上来,就什么都管不了了。”

“要学会接纳孩子的现状。害羞就害羞吧,不叫人就不叫吧,如果父母过分地关注孩子不叫人这一行为,就会表现出不满,同时引起孩子的不安。最重要的一点,避免在自己孩子面前,表扬其他性格开朗、爱交际的孩子,甚至说你要是像某某就好了,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其更害羞。”高万红最后嘱咐道。

此后,将近三天的相处,小女孩已经没有原来的陌生感,甚至主动和周围的人打闹起来,一直粘着其中一位工作人员,比跟妈妈在一起还要亲热……

此次培训,同样让云南省景洪市妇联副主席马媛媛感触颇深,“听完专家的讲授,对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特别有用,对实际工作的帮助也特别大。”马媛媛打算回去后好好整理笔记,结合专家的讲解和自身实践,把理念和模式复制给各基层组织,把优秀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传达给更多需要的人,力争让每个家庭都能受益。

(文中实例人物为化名)(

记者 周玉林

专家提醒:家长教育孩子时不应给孩子随意"贴标签"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