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人体舒适度大大提升,但很多人却觉得浑身不舒服:嗓子疼痛,不停地咳嗽,以为感冒了,吃了感冒药却不见好。其实,这个时候发生的咽喉肿痛、咳嗽等症状,并不一定是感冒造成的,很有可能是秋燥在作怪。对此,临安中医师陈华说:“特别是在刚入初秋的时候,燥邪比较旺盛,也比较容易侵犯人体,容易耗伤人的津液,燥胜则干,所以人在这个时间段很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的现象,因此秋季的饮食养生应以防燥养阴、滋阴润肺为主。”
俗话说:“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可见养生的重要性,秋季养生是一门学问,里面存在不少误区,有人把秋燥当作感冒治疗,始终没成效。那么,秋季究竟应该怎么补才最合适呢?
秋燥当感冒治 大伯频频上医院
入秋以来,天气越来越凉。十分注意自己身体的余大伯却度过了不得安宁的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以来,他动不动就跑医院,一不小心就感冒、咳嗽。除此之外,这段时间,天气凉快了,余大伯却每晚失眠。他纳闷了,平时的饮食起居注意得不能再注意了,清淡饮食,每天按时睡觉,但身体却越来越不舒服,一个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早上起来喉咙跟火烧似的疼痛。为此,余大伯吃了不少消炎药,一点效果都没有。
到医院一问才明白,余大伯根本不是感冒,而是秋燥症状。特别是进入秋季以来,患上这些症状的病人不在少数。很多人会发现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一系列恼人的症状开始时不时“骚扰”自己,这些现象就是典型的“秋燥”。秋燥中,咳嗽最要命。还有些体质差的人会将这种秋咳一路持续入冬,或转变为慢性支气管炎等严重症状。
至于余大伯的失眠问题,医生说,在干燥的秋天,人往往会陷入两个极端:身体免疫力好,性格开朗的人会安然入睡;一些身体免疫力差的人则会有心神不宁、失眠等。秋燥虽然不是病,但症状一点不比疾病来得轻,所以在秋天做好养生功课十分必要。
秋燥分两种 有几招可自我判断
陈华说:“秋燥症主要表现为全身燥热、口唇干裂、心绪不宁,有的人会生出口疮,或者出现咽喉肿痛等症状,还会长出红且发痛的痘痘。“秋燥症”虽不十分严重,但一些病症会使人体免疫力降低,尤其是中老年人。”
其实,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把它细分起来,也有两种,秋燥又分为“温燥”和“凉燥”,前者见于初秋天气尚热或久晴无雨的时候;后者则开始于深秋天气转凉之时,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并伤及人体肺部,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燥邪”。特别是江浙一带的人,因为气候原因,很多人气阴两虚的症状比较明显。
临安夏季的特点是日头大、雨多,这两点都容易造成人体消耗大,体内湿热加重,到了秋天,气候干燥,种种症状就容易暴发出来。
自己身体出现不适,究竟是不是秋燥引起的,有几点可以判断:
声音沙哑。其实,口喉部位也是最容易判断身体是否干燥的地方。症状较轻的会出现声音嘶哑,喉咙疼痛以及口腔溃疡等症状;有些人会咳嗽,声哑气喘不停,特别容易于夜晚发作,进而无法安心入睡。
鼻敏感。中医认为,鼻子敏感多为肺虚所致。鼻黏膜在秋天特别容易干燥,有些人的表现就是不停地流鼻涕打喷嚏。
有市民朋友发现皮肤干燥的情况。而且经常性挠皮肤、抓痒甚至舔舐嘴唇,说明肌肤已经丧失水分了。头发干燥。秋天干燥,气血循环变差,血液无法将养分带到头发毛囊,头发容易出现干燥枯黄、脱落。
便秘。秋天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加上肠胃功能变弱,不少人都会出现大便干结的情况。
秋燥最宜饮食调养 多吃滋阴食材
对于秋燥,陈华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饮食调养。首先应当少吃一些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应当多吃一些蔬菜、瓜果。
有几样食物值得推荐。比如藕有清热疏郁的效果,还富含多酚类物质,可以提高免疫力,还可抗衰老;银耳含多种氨基酸,能缓解皮肤干燥、瘙痒;山药能补脾气而益胃阴。而梨对于秋燥引起的干咳、口渴和便秘效果不错。
陈华说:“除了吃一些蔬菜水果外,想要效果显著可以适当补一些滋阴的中药材,比如把铁皮枫斗和破壁灵芝孢子粉加以配合来吃。”
铁皮石斛可以与破壁灵芝孢子粉同吃。灵芝孢子粉是灵芝的种子,也是灵芝最精华的部分。它在扶正固本方面的效果特别明显,同时能推动体内湿气的排出。这两味一起配伍,适应的人群也更广泛。
如果觉得自己去药店和加工铁皮石斛比较麻烦而且效果不一定好,可以用一种比较偷懒的方法,去买现成的浸膏来服用。选择这类滋补产品,最好选有机的,特别是灵芝属于菌菇类,对于重金属有很强的吸附能力,选择有机的产品会比较放心,也更健康。(徐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