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4日是第10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是“共同关注糖尿病”。中国约有1.1亿名糖尿病患者,约占中国成年人总数的1/10。糖尿病已然成为了一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的疾病。糖尿病对于患者的危害,也并非仅仅“血糖升高”这四个字。糖尿病的可怕,在于它后期的并发症,而并发症对于全身组织器官的影响,则成为糖尿病致残致亡的重大因素。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是一种全身性的病理生理改变,将不可避免的损伤到全身所有的组织器官。对糖尿病立即采取行动的关键,要突出一个“早”字。我们建议,糖尿病高危人群要做到“四早”,即:早检查、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何谓糖尿病高危人群?
糖尿病高危人群是:1.肥胖或超过理想体重的20%;2.有糖尿病家族史;3.有高血压史;4.血脂代谢紊乱;5.糖耐量异常的人群;6.工作紧张生活压力大、久坐不动;7.吸烟(每天10支以上)人群;8.有分娩巨大儿历史的妇女;9.代谢综合征;10. 年龄超过40岁。
早检查早发现 可以避免发展成糖尿病
所谓早检查,就是对糖尿病高危人群早期进行筛查,把糖尿病挡在发病之前。早期筛查的意义在于:1.发现人体内的早期糖代谢异常以便及时预防和治疗;2.针对高危人群的健康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方案;3.一旦发现糖代谢异常的危险信号,可以早期给予医学干预,阻断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因果锁链。
“我的血糖有点高,但又达不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您是幸运的,还有机会一辈子不患糖尿病。研究表明,有的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减低的人群到出现临床症状发展成糖尿病时,有的需要2-3年,甚至高达7-10年或更长的时间,在这个阶段,如能早期采取系统的医学干预和科学的生活方式,抓住宝贵的治疗时机,使早期受损伤的胰岛B细胞,得以休息、并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复及恢复功能,就很有可能不转变成糖尿病人,成为一生与糖尿病无缘的健康人群。
别迷信“三多一少” 没有症状也可能是糖尿病
糖尿病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的减轻。因此,有人认为,没有这些症状就不是糖尿病人,这些看法是片面的。对于占糖尿病90%以上的二型糖尿病人来说,如果不是日尿糖量超过20克的话,一般不会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在糖尿病早期阶段,可长期无任何不适或仅感到轻度的身体乏力。有的糖尿病人,直到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才被检查出糖尿病,给机体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早期控制病情 能够避免并发症的产生
所谓的早预防、早治疗,就是对已经发现的糖尿病患者以及早期的并发症,积极干预,尽早控制病情,阻断、避免并发症的产生。
比如,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足下肢坏疽”(俗称糖尿病足),轻者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重者可致残、致死。糖尿病足虽然危害严重,但是可防可治。糖尿病足分为5期,在0期,也就是存在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但无明显临床症状的阶段,如对患者采取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或重建侧支循环等措施,使糖尿病患者下肢的血液循环改善,就不会发生糖尿病足。及早治疗能够使95%以上的未破溃的糖尿病足早期患者得到有效控制,不发生足部坏疽。糖尿病足如此,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都如此。
只要早检查、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糖尿病患者可和正常人一样享有寿命长和高质量生活。(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基金会糖尿病基金委员主任委员、北京朝阳糖尿病医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