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让我获得了第二次生命,谢谢,谢谢……”近日,在四川省甘孜州人民医院包虫病治疗中心,成功做完包虫病病灶切除手术的患者日拉向主治医生杨康明竖起了大拇指。
包虫病是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在四川甘孜高寒地区曾长期高发。近年来,中央和四川省加大了对藏区包虫病的防治力度,投入近5亿元,通过系统全面的工作,攻克了系统性治疗难题,综合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2016年,国家安排2.85亿元支持29个包虫病综合防治项目建设,保障了藏区群众的健康权。
上下齐心 全民参与
包虫病是因接触或误食粒棘球绦虫卵后感染所致的慢性寄生虫疾病,过去患病后很难彻底治愈,我国有囊型和泡型包虫病。患病后,包虫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肝、肺和脑部等多个重要器官,给人带来无限痛苦。
“现在几乎每个县都有筛查出的包虫病患者。”甘孜州包虫病治疗中心主任杨康明介绍,由于高原牧区群众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对包虫病因和病理认识不够,在患病初期和中期身体感受到轻微症状时,多数人都不会太重视,极易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近年来,甘孜州通过“让群众听得懂、能理解、可接受、愿意办”的方式启动基层预防包虫病工作。现在县县有宣讲队、乡乡有宣讲骨干、村村寺寺有宣讲员、户户有明白人,当地农牧民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包虫病防治知识,转变到主动接受和配合包虫病综合防治。
2014年10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外七科主任罗兰云再次随包虫病防治专家组赴石渠县开展现场调查。10多天便筛查近7000人次,确诊病例1235例,经手术治疗65名,经药物治疗1170名。罗兰云回忆:“当时我们收到很多哈达,群众用最诚恳、最直白的方式表达感激。”
截至今年11月11日,四川共动用省、州、县三级卫生医疗专业人员1000余人次,累计筛查46.93万人,免费药物治疗1.41万人,手术治疗538人,手术病人每人发放2.5万元补助。医疗卫生人员通过送医上门、送药上门,实现了包虫病免费筛查、患者免费药物治疗、患者手术治疗补助和特殊困难救助的“两免一补一助”惠民政策,做到“应查尽查、应治尽治、应助尽助、应管尽管”。此外,共有1729名贫困包虫病患者被纳入专项扶贫对象,极大地减轻了患者医疗负担。
病源管控 系统治疗
包虫病难防治,在于早期和中期症状不明显,而晚期将会出现消瘦、肚子肿、眼黄、全身黄,器官衰竭直到慢慢死去。目前,多数医生都是靠根据多年积累下的经验来治疗,治疗和预防包虫病仍属于世界性医学难题。
“目前,治疗包虫病主要有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用手术治疗方式将包虫病病灶直接切除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杨康明介绍说,2007年以前,泡型包虫病基本上就没法治疗。2007年以后,治疗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治愈率也得到了全面提高。目前,包虫病人在做手术以后,治愈率已达80%左右。
今年11月25日,来自石渠县蒙宜乡幸福二村的23岁晚期泡型包虫病患者泽仁拥章,接受了该州首例自体肝移植手术并获得了成功。
“在手术过程中,将他2100克的整个肝脏全部切下来后发现,有三分之二的肝脏都感染了包虫,我们将感染包虫的部分全部切掉,最后把剩余720克没有感染的肝脏再移植回去缝合好。”杨康明介绍,泽仁拥章自体肝移植治疗的成功,在甘孜州治疗晚期包虫病的临床案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现在,甘孜的包虫病患者不出州就能达到治愈的效果,国家对患者的医疗补贴也从最初的5000元至8000元提高至目前的2.5万元,部分患者实现了零付费,大多数患者也仅需要支付20%至30%的医疗费。
目前,甘孜州包虫病传染源管控也有了明显成效。首先是犬只管理实现重大突破,全州累计登记家犬10.56万只,家犬办证4.28万只,80%以上的寺庙落实了规范养犬规定。其次,畜间传染率逐步下降,全州实施犬驱虫10.36万只,新生存栏羊免疫38.66万只,犬只及中间宿主牦牛感染率呈下降趋势。(记者 李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