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视带来病耻感,病耻感影响患者就医和获得正规治疗,从而影响他的健康寿命。

“世界艾滋病日”已经过去,但人们对此的关注并未停歇,近几年来,人们对于艾滋病防治,避免、减少歧视的呼声越来越高。

医学上有一个词叫“病耻感”,原本指精神疾病患者所表现的一种负性情绪体验,其对患者社会功能康复会产生不利影响。但实际上,很多疾病都会出现病耻感。

近期举办的艾滋病公益活动上,知名社会学家李银河就介绍,以往我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就是等同于同性恋,曾经的防治艾滋病条例口号就包括严禁搞同性恋……看到这样的描述,让人感觉不是同性恋就可以避免感染艾滋病。当然后来,社会认识逐步提高,错误认识已纠正。

有病耻感的还有乙肝。去年曾有一名天津大一学生偶然被查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最后烧炭自杀。虽然这些年,经过许多人的不懈努力,针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性入学、入职体检都被各种文件废除了,可是,明文是禁止了,地下却活跃着。举个例子,一些单位不要求员工在入职的时候检测乙肝,却会和医院工作人员合作,偷偷检,如果有问题,再用别的理由拒绝员工入职。另外一些单位、学校堂而皇之地要求员工、学生查乙肝,完全摆出一副“店大欺客”的架势。比如,2012年发生过中航工业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在新员工入职体检中违规检测乙肝项目,并且拒用8名乙肝病毒携带大学生的事件。组织乙肝体检,变相表露了对乙肝的歧视,进而推动病耻感继续存在。

相比乙肝消除歧视、降低病耻感,艾滋病的任务更艰巨。如果说乙肝的歧视更多的是针对疾病本身,艾滋病则牵扯太多疾病之外的因素,艾滋病患者犹如被压在道德的五指山下,翻身的日子看起来遥遥无期。我们的传统文化太容易给予艾滋病道德歧视,一个人感染艾滋病病毒被人知道后,立刻会遭到行为不检点的质疑。据了解,北京某传染病医院性病艾滋病门诊去年悄悄更名为皮肤性病门诊,但其实门诊根本不看皮肤病,依旧看艾滋病。歧视带来病耻感,病耻感影响患者就医,影响他获得正规治疗,从而影响他的健康寿命。歧视带来的是多米诺骨牌效应。所以,借用一位同性恋艾滋病患者的呼吁,希望不要让艾滋病同性恋患者消失在所有人的视线之中,患病已经不幸,歧视、污名化只会让他们离健康、离人群越来越远。(李劼)

病耻感来源于歧视和区别对待 伤害不亚于疾病本身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