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类把寻找致病原的目光投向微生物中的细菌之后,抗菌药物应运而生。自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次发现青霉素之后,越来越多的抗菌药物不断面世。这些药物就好像能进行点射的武器,作用明确而精准,可以对致病细菌实施“斩首”。然而,细菌性疾病并未由于抗菌药物的出现而消亡,反而一直是人类健康的大敌,并且出现了超级耐药的细菌。
当前,耐药菌已经成为全球医药界关注的焦点与难点。无论是今年9月的G20杭州峰会,还是11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抗菌药耐药均是举世关注的重要问题。
抗菌药物对细菌性疾病力所不逮的原因之一是细菌生物膜的存在。生物膜是细菌为适应环境利于生存的一种群居生活现象,包括了细菌的黏附、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通俗地讲,生物膜就是细菌为了更好地生存,通过分泌一些大分子物质将自己与其他细菌“勾连”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殊的具有高度组织化的多细胞结构。因其独特的多细胞结构、自分泌的胞外多糖的屏障作用及缓慢生长等作用机制,生物膜成了引起临床各类持续性慢性感染的重要成因。
中医药解决抗菌药耐药替代疗法研究项目成为当前的热点。
自2011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王毅博士等历经3年多时间,完成的一项实验室研究发现,现代化中药痰热清注射液可以“破壁”细菌生物膜,找到了中药治疗细菌性疾病的“密码”。运用微孔板检测法、荧光染色、扫描显微镜、透射显微镜等手段,探讨了痰热清及其5种主要药物单配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以及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氏阴性菌的生物膜形成过程和成熟生物膜的影响。
为进一步解密痰热清注射液抗耐药菌机制,2016年11月23日,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李连达院士正式签署为期5年的《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合作协议》,组建以李连达院士为首,王毅研究员、王丹巧研究员为研究组组长的专家团队。除主要组员外,本项目进行国内外联合协作,聘请本领域国内外相关专家进行实验指导,充分利用国内外的研究经验与手段,推进项目达到国际前沿水平。主要合作内容以痰热清注射液为主,进行抗耐药菌的药效研究、抗耐药菌的作用机制研究、抗耐药菌的同类药的比较研究、联合用药研究等,并在此项研究中建设企业的科研人才培养基地。
数千年来,祖国传统医学一直用中药治疗感染性疾病。中药的抗菌作用具有独特之处,多种成分的配伍组合是其他抗菌药所不具备的优势。(赵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