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5年的发展,我国在微波消融“肿瘤”技术领域,每年的手术量高达10万例,占世界48%;在发表的500多篇SCI论文中,由我国学者撰写的有200多篇,占47.6%;全球著名微波消融设备生产厂家有10家,“中国创造”占5家。这标志着我国微波消融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成为国际公认的该领域第一大国和强国。这是近日从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微波消融大师高峰论坛上传来的信息。

据大会主席、解放军总医院介入超声科主任、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超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梁萍教授介绍,所谓微波消融技术,就是在现代医学影像引导下的微创肿瘤诊疗手段,即将一根特制的微波针,经皮穿刺到达肿瘤中心区域,相当于微波针上含有一个1毫米大小的“微型微波炉”。它释放的微波磁场可使周围分子高速旋转运动并摩擦升温,从而使肿瘤组织凝固、脱水坏死,达到治疗的目的。近年来,该技术越来越受到医院与患者的青睐,治疗范围与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被誉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又一项有生命力的临床肿瘤治疗技术。她表示,临床将微波消融治疗与机体微环境研究相结合,进行个性化治疗,可进一步提高微波消融的疗效,未来微波消融技术将向着更精准化、智能化以及前沿化发展。

与其他治疗手段相比,微波消融技术的先进性主要在于影像引导下的定位高精准化,可对肿瘤细胞直接消融,操作容易,疗效确切,患者易于接受;对患者损伤小,不出血或少出血,安全性高;微波手术可反复多次做,对正常器官无损,患者恢复快,大多治疗三五天即可出院;患者花费也相对较低。从上世纪90年代的肝脏微创治疗试验开始,目前该技术已成功运用于包括肝、肾、肾上腺、甲状腺、子宫、脾脏、乳腺等多种脏器肿瘤和病变在内的微创治疗中。该技术不但可以单独施行,也可与化疗、放疗、介入或手术疗法结合;对于较大的肿瘤,可双微波针并用一次“烧死”肿瘤细胞。(孙国根)

我国微波消融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