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各种聚会和饭局也多了起来,席上免不了喝上两杯。可是如果你是喝酒脸红的人就要注意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张瑞琴博士提醒大家,过年期间大小酒席多了,喝酒脸红的人在服药时应谨慎,尤其是硝酸甘油、抗生素、利尿剂等药物。
服用硝酸甘油可能无效
据介绍,酒精代谢主要靠肝脏里的乙醛脱氢酶2。酒量大的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2相对够用。而喝酒脸红的人,说明肝脏内的乙醛脱氢酶2偏少,酒精代谢会因此减慢、受阻,存留体内的酒精刺激血管扩张,导致脸色及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发红。
硝酸甘油是治疗心绞痛的“救命药”。硝酸甘油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及预防,也可以用来降低血压或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喝酒脸红的人身体中乙醛脱氢酶2活性大多不高,而乙醛脱氢酶2是人体内催化硝酸甘油生物转化的主要途径。所以说,喝酒脸红的人,可能对硝酸甘油的抗心绞痛的作用效果不好,甚至无效。”张瑞琴说,“建议这些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用硝酸甘油,必要时应备用或改服其他药物。”
饮酒期间谨慎服用抗生素
除了平时用硝酸甘油要注意,饮酒期间,要谨慎使用抗生素。张瑞琴解释:“多种抗生素可与人体内乙醛脱氢酶2结合,抑制酶的活性,使乙醛不能被及时代谢,在体内堆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据了解,药后饮酒最常出现的就是“双硫仑样反应”,由于一些症状和醉酒相似,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醉酒反应。“我们喝酒的话,一般是皮肤红,它不会影响我们生命体征的稳定,起码血压会较稳定,但双硫仑样反应的红肿是全身的红肿,像过敏反应一样。”张瑞琴说,“双硫仑样反应是由于服用头孢类、硝咪唑类等药品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从而引发的一种过敏性反应。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关系,对乙醇敏感者更为严重。临床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甚至是死亡。”
张瑞琴提醒,对服用头孢类抗生素的患者,在停药后禁酒时间不能少于7天。此外,如服用镇静催眠类、解热镇痛类、心血管类等药品也应该避免饮酒。
服用利尿剂会引起低血压
“利尿剂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药物,但如果饮酒就需要格外注意了。”张瑞琴介绍,人体有两种酶跟处理酒精有关,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均有扩张血管作用,可增强血管扩张剂的疗效。尤其应用噻嗪类等利尿降压药时,如果饮酒,会加重体位性低血压。
喝酒脸红者代谢乙醛的能力差,更容易发生危险,因此服用这类药物时应避免饮酒。
此外,饮酒脸红还与环境、饮食、个体的疾病状态等因素有关,张瑞琴提醒大家,一定要在医师、药师的指导下用药。
链接:喝酒为什么会脸红?
人体有两种酶跟处理酒精有关,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如果一个人体内只有较多的乙醇脱氢酶,而没有乙醛脱氢酶,他就是一个容易喝酒脸红的人。前一种酶负责将乙醇转化成乙醛,体内乙醛具有让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造成脸红。停止喝酒1-2个小时后红色就会渐渐褪去,这是靠肝脏里的P450慢慢将乙醛转化成乙酸,然后进入TCA循环而被代谢。
如果一个人体内两种酶都缺乏,他就不会脸红。这种人是靠体液来稀释酒精,所以个头越大感觉越能喝酒。往往在喝酒初期没有反应,而当酒精浓度超过0.1%时表现出昏迷。这种人很容易被酒精伤肝。
如果一个人体内有高含量的这两种酶,他就是一个很能喝的人。喝酒后的表现主要为大量出汗。因为如果两种酶都高活性,酒精迅速变成乙酸进入TCA循环而发热,所以大量发热而出汗。这样的人不多,在人群中大概占十万分之一。(记者 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