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到医院看病,医生会开一些检查项目。有些患者不理解:家里自备有血糖仪,不是测血糖就可以了吗?而且血糖已经控制到正常范围内了,为什么还要抽血做那么多检查?“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把与糖尿病检测指标相关的一些问题搞清楚。”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程涌江解释说,与糖尿病有关的检测指标很多,医生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建议选择不同的检测指标,从而对糖尿病进行诊断、分型、观察疗效。
“了解各个检测指标的作用,更好地配合医生,对治疗、控制糖尿病将更为有利。”据程涌江介绍,这些指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诊断指标、病因指标、控制指标。读懂这三类指标,糖友也能对自己的病情更心中有数。
1.诊断指标
包括血糖(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随机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等,主要用来判断是不是得了糖尿病,或者糖尿病前期状态。
这类指标检测的是各种状态下的血糖水平,其中空腹血糖最稳定,葡萄糖耐量试验最准确(金标准)。检测这些指标时一定要严格按要求来做,比如测空腹血糖,检测前不要特意控制饮食,应该与平时一样,这样才能反映出人体空腹血糖的真实水平。病人如果在服用降血糖药期间检测空腹血糖,不能停药,只是早上那次药在抽血后再服用。空腹状态指空腹8~10小时,时间太长或太短都不好。一般是晚餐后就不再进食,直到第二天早上抽血,中间可以喝少量水。
不少糖尿病患者为了方便监测血糖,自己买了便携式血糖仪在家检测血糖。便携式血糖仪使用时要注意定期校准、试纸条防潮、试纸条有效期等,最好定期把结果拿来与医院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保证结果的可靠。
2.病因诊断指标
包括胰岛素、C肽、糖尿病自身抗体,用于判断糖尿病病因,主要围绕胰岛素来检测。
胰岛素是胰脏产生的一种降血糖激素,胰岛素生成过程中会顺带产生C肽。胰岛素的异常包括两方面,一种是胰岛素分泌不足,称为Ⅰ型糖尿病;另一种是胰岛素分泌正常,但分泌的胰岛素对人体不起作用或作用不强,这种称为Ⅱ型糖尿病。由于两种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所以医生要通过胰岛素和C肽的分泌情况对糖尿病进行分型,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另外,对于Ⅱ型糖尿病,有些患者是由于体内存在自身抗体导致的,所以有时还要检测糖尿病自身抗体。
3.监控指标
包括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酮体、尿微量白蛋白等,主要用于评价血糖的控制效果,监测并发症。
比如糖化血红蛋白,它反映的是患者2~3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主要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是糖尿病监控的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越高,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越大。一般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6个月检查一次,如果控制得不好则要加大检测频率。
其他像酮体(β-羟丁酸)、尿微量白蛋白等主要用于判断有没有并发症的发生,可以用来诊断酮症酸中毒和糖尿病肾病。(记者 翁淑贤 通讯员 方宁 张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