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21日电(赵竹青)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公众科学开放日上,一座冰雕的北极熊在高温中逐渐融化的场景,震撼了无数小朋友的心。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座北极熊冰雕矗立在展区的核心区域。据了解,这是为了让公众能够直观地理解气候变化造成冰盖、冰川融化、影响全球海平面升降而设置的。在高温的笼罩下,通体透明的“北极熊”逐渐变得汗流浃背、面目模糊、伤痕累累,最终消失的这一强烈的视觉冲击,让现场小朋友们感受到可爱的北极熊在全球变暖大环境中艰难生存的现状,意识到在爱护动物的同时更要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在开放日现场,观众可以戴着AR眼镜,在三维空间中体验到全球的海洋流场运动。另外,在交互展示体验项目中,观众还可以观察到全球的海温、海洋环流和植被分布等情况。

在活动的一角,一阵炒菜的味道飘来,这是“PM2.5的室内变化”演示项目。PM2.5形成的雾霾,对公众来说已经不陌生了。但除了从门窗“溜进”家中的PM2.5颗粒物,还有什么日常行为会带来PM2.5的室内污染?在这项演示中,通过颗粒物监测仪器可以观察到,当有人抽烟、烹饪、开关门窗时,PM10、PM2.5、PM1.0在室内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说明人类活动也是PM2.5的来源之一。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郑伟鹏给现场的参观者作了科普报告,介绍了给地球做CT的神器——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这个装置还在现场进行征名,希望在热爱科学的观众的帮助下,获得一个像“天宫”、“嫦娥”、“玉兔”一样响亮的昵称。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原型机和风云三号/四号卫星、碳卫星等模型一并在现场进行了展出。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魏科通过讲述“生死平流层”的故事,引导公众了解地球环境的脆弱,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共同保卫地球这个人类唯一的家园。

大气物理所公众科学日:“北极熊”融化折射全球变暖压力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