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海洋局获悉,“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3日顺利完成中国大洋第38航次第三航段最后一潜(总第152次),这也标志着“蛟龙”号圆满结束长达4年的试验性应用,潜水器安全性、可靠性、先进性得到了充分验证。
四年里,“蛟龙”号下潜足迹遍布中国南海、太平洋、西南印度洋、西北印度洋等6大海区,作业地形包括海山、冷泉、热液、洋中脊、海沟、海盆等典型海底地形区域,特别是在马里亚纳海沟和雅浦海沟下潜作业中,发挥了全球领先的深度技术优势,为我国抢占国际深渊科学研究前沿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13年6月9日,潜航员傅文韬驾驶“蛟龙”号完成了试验性应用“首战”,13日又参与了“收官之战”,并获得大量生物样品。“从海试到试验性应用下潜,我随‘蛟龙’共同成长。”已经下潜70次的傅文韬感到很幸运。
本航段总指挥邬长斌认为,通过152个潜次的历练,我国建立了一支职业化的潜航员和技术保障人员队伍,探索了载人深潜业务化运行的机制,为“蛟龙”号业务化运行奠定了基本条件。
在完成本航次科学调查任务后,“蛟龙”将进行系统升级和改造。“蛟龙”号副总设计师胡震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国际惯例,潜水器在运行十年后要进行一次大修,目的是为了在经验积累基础上,提升潜水器作业性能,更好地为科学家服务,同时提高下潜作业的经济性、操作维护的方便性。
大修包括三个方面:对潜水器进行全面维护、检测和修理;根据应用任务的拓展,对潜水器搭载的作业能力进行提升和调整;更好地满足科学家的搭载需求。他同时透露,不排除将电池更换为锂电池。与此同时,“蛟龙”号新母船计划于2019年建造完成并交付使用。在升级和改造完成后,“蛟龙”号将持续高效地应用于深海资源勘查、深海科学研究科学任务。
搭载“蛟龙”号的“向阳红”09船预计23日抵达位于青岛的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码头。(记者 陈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