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 魏艳)由中国科普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2017年国家科普能力高峰论坛暨《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06-2016)》新书发布会”昨天在京举办。报告指出,截至2016年,我国科普专职人员达22.2万人,比2006年增长10.8% ,但科普专职人才仍然紧缺。

报告显示,2006-2015年,我国科普人员发展指数总体呈现波动性上升趋势,2013年达到近年来最高值,年均增速9.81%;2014年和2015年较2013年均有所下降。2015年我国科普人员发展指数是2006年的2.02倍。

从相对指标每万人拥有各类科普人员的数量看,2015年全国每万人拥有科普专职人员1.6人、科普兼职人员13.3人、注册科普志愿者20.1人,自2006年以来每万人拥有科普专职人员、科普兼职人员、注册科普志愿者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0.6%、2.3%、25.2%。2014年底,全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8114万人,比2006年增长87.4%;而科普人员为201.23万人,比2006年增长23.9%。

报告指出,总体上,虽然我国科普人员和注册科普志愿者的总数有所增长,但作为人口大国,我国科普人才,尤其是专职人才仍然非常紧缺,在受到编制收紧约束的情况下,发展注册科普志愿者和兼职人员,还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科普蓝皮书: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06-2016)》反映了过去10年中国国家科普能力、各地区、部门科普能力建设和发展情况以及与公民科学素质的相互关系,从科普基础设施、科普人才、科普经费投入、科学教育环境、科普作品传播、科普活动等维度探索性地构建了国家科普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开展相关研究。

本年度的科普蓝皮书对我国国家科普能力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特点展开分析研究,在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基础上总结经验、发现规律,为进一步快速提升我国国家科普能力,满足新常态下社会科普需求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此外,《科普蓝皮书: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06~2016)》指出,2006-2015年,我国科普能力逐年递增,年均增速为8.3%;其中,东部地区最大增速为26.3%,年均增速为8.5%,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总体增长,最大增速29.9%,2013~2015年均出现小幅下降;西部地区基本稳定的增长趋势,最大增速46.2%,只在2014年出现下降,年均增速10.8%,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

结果表明,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完善和有效倾斜,我国西部地区越来越注重提升区域科普能力,为大幅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和区域“平衡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出席发布会并讲话。他指出,科普正在融入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开始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和质量。新时期,要从“科技三会”赋予科普工作的历史性战略定位出发,深刻认识科普工作的重大责任。徐延豪强调,到2020年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对科学素质建设提出了紧迫要求,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离创新型国家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0%的门槛要求仍有不小差距,我们必须从大力繁荣科普创作、加强青少年科学教育、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加强科普工作监测评估等方面寻找实现公民科学素质跨越式提升的突破口。

科普蓝皮书:我国科普专职人员达22.2万 但仍然紧缺

图文简介